傳道人陪年輕人打麻雀:進入他們的世界是最重要

當初知道牧養的年輕人團契後會一起打麻雀,Y世代傳道人Amanda心中也感到不安,一來擔心他們的家長是否知情,二來也擔心他們有否賭錢,但隨著她開始「投其所好」到團友家或派對房間一起打麻雀,打麻雀漸變成她和年輕人之間一個話題,「玩得好不好其實不重要,讓他們覺得傳道人或叔叔姨姨也會一起玩,進入他們的世界是最重要。」

本身是Aspire Church傳道的Amanda在中國神學研究院50周年院慶活動中,與另外兩位來自不同世代的學生福音工作者展開「XYZ」跨世代對話,播出的影片由三人一起打麻雀開始。她在片中強調在事工中會著意跟年輕人建立關係,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知道,教會都可以是很「瘋狂」的地方,是可以為他們創造回憶的地方。

Amanda回應提問時坦言打麻雀是一個棘手的話題,年輕人在她面前固然不會賭,也告訴她平時也不會賭,她當然信任他們。了解的過程中,她發現這一代年輕人視打麻雀為正常的事,「不過是其中一種board game」,或許上一代對麻雀有負面看法,但每一代對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看法,即使麻雀也可以是健康的遊戲。她坦言在教會中也會感到壓力,認為堂會也要信任牧者,對於牧養年輕人的方法要有開放度。

打麻雀以外,粗口也是另一禁忌,「以前不要說講粗口,講『講粗口』三個字都好像是禁忌。」Amanda記得以前會覺得講粗口就是很頑皮或者很壞,但現在年輕一代似乎只將粗口當作情緒的發洩,不會將此視為嚴重的問題。

Z世代的青少年團契導師、現於神學院就讀的柏熹回應稱,上述問題也成為上一代牧者和新一代牧者之間的張力,因為上一代總有很多「可以」和「不可以」,但新一代牧者走近年輕人多一點,就會明白現在的年輕人就是這樣的,但上一代牧者又未必會「埋身」接觸年輕人,變成「雞同鴨講」,新一代牧者便成磨心。

經歷這幾年疫情和社會事件,又面對學業和家庭壓力,柏熹指出這一代年輕人內心有很多需要,而聆聽他們,陪伴他們渡過這些日子,在他們生命的轉捩點中同行非常重要。他認為在事奉方面,教會應多一點跟年輕人探索,他們想如何回應召命,發揮他們生命中獨有的恩賜,而不是要求他們迎合(fit in)堂會的要求。

X世代的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FES)同工Fox認為,這一代年輕人的情感需要或精神健康面對很大挑戰,教會需要更新其人觀,重新發掘信仰中的資源去回應,一方面要聆聽他們,也要提升自己的精神健康意識,再整合心理學、精神醫學和神學上對人觀的理解。

文:LikHang

Previous
Previous

訪慈悲香港之家:照顧無家者日常及心靈需要的社區客廳

Next
Next

世界麻雀日・樹麻雀曾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