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長者屋企擺部cam會影到咩?

有沒有想像過,如果將一部攝錄機放在獨居長者的家中,會拍攝到怎樣的影像?有社工試過這樣做,發現有長者除了起床取飯和如廁外,全時間都可以不用落床,「他可能在家裡久了,少了在家裡找生活樂趣的方法。」社工陳志強留意到這樣的現象,推動將陶泥帶到每位長者家中,嘗試在他們家中建構一個簡單的陶瓷工作室,讓他們能夠在自己最舒適環境下,好好享受陶泥創作。

年過八旬的慕清是一位退休中學英文老師,退休超過20年的她,平時喜歡看書和玩Scrabble,過往常跟舊同事和學生聚會,也會到長者中心參加活動,但近年身體多了病痛,「trapped by body」,活動就減少許多。初時社工介紹她參加「學藝再玩」創齡藝術計劃,她也覺得自己手很笨拙,「覺得自己唔得」,但在社工力勸下,一試便覺享受,「頭頭尾尾教咗32年書,都係教人哋,終於做返學生喇!都幾興奮!」

慕清其中一項作品是馬來西亞特產水果香菠蘿(Tarap),這是她的姨甥女當時正在馬來西亞吃的水果,傳給她的照片成為她作品的靈感,當中有很微細的造型,「我有頸痛唔可以做好耐,呢個Tarap分咗好多日用咗總共十幾個鐘先完成!」慕清有頸椎退化的問題,一開始也十分擔心自己應付不到長時間造陶泥的動作,雖然說自己沒有耐性,但她卻有很強的專注力,「我可以唔食飯唔飲水,做到手痛頸痛先停。」

後來慕清又做了一些實用的陶瓷,包括筷子托、調色板等,有年輕的藝術家朋友見到,請慕清為他做一個六色的調色板,慕清畫了幾幅設計圖,怎料對方竟選了一個最複雜的,她花了點時間,終於做出一個,「我就覺得有啲成就感,第一次有人話我有創意!」

服務長者的職業治療師最初以為,跟70至90多歲中度至嚴重體弱的長者做陶藝創作是天方夜譚,他們平日為長者設計不同的訓練,長者做泥膠訓練都恨不得快點完結,但做陶泥時卻見到他們平靜而且非常投入,幾乎不願走,「做泥膠訓練目標只是為了治療,那沒有靈魂;可是陶泥屬於創作,由長者自發地做,過程中長者把意義放進了作品,那陶泥便有感情、有了靈魂。」

長者們的導師、藝術家葉皓賢(賢仔)認為,在陶泥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因為陶泥有彈性,因人而異,每個人都可創造新的方法,只要習慣和泥相處,甚至相信泥,便會慢慢摸索到屬於自己的一套方法。」在賢仔的陪伴下,長者們將想像重現於大眾眼前:將軍甲、五十年代的美孚泳棚、馬來西亞特產香菠蘿、電子遊戲的水果忍者⋯⋯有些是長者日常往事,有些是來自生活習慣和喜好,有些是從接觸新事物中轉化成為創作的靈感。作品正在沙田秦石商場的「陶泥到家」展覽展出,展期至3月18日。

負責展覽的信義會金齡薈服務發展主任陳志強認為,有街坊會看他們的作品、討論他們的作品,對長者來說其實是很有意義的,當他們在導賞活動中介紹作品,更會突然覺得自己真的是在從事藝術創作。他指出,在人口老化下,很多長者都很孤獨,希望藉活動為長者建立新的生活樂趣,令他們有全新的社群經驗。

文:LH

Previous
Previous

美國後生仔發起基督徒Nightclub

Next
Next

婚前試愛 VS 拒絕婚前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