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村天主教徒玩舞獅 傳統與信仰並不衝突

九月二日晚,颱風蘇拉剛剛「落波」三小時,街上人流稀疏,枯枝敗葉散落一地尚未清理,而在屯門一棟商廈某間單位,熟悉的鑼鼓聲卻一如每個周六夜晚般,準時響起。沒有冷氣的單位有些悶熱,但無阻眼前數名年輕人的熱忱,或專心致志地敲鑼打鼓,或舉著份量不輕的獅頭,跟著節奏莊正地前後左右擺動,形態既威武又活潑。身材健碩、皮膚黝黑的Brian,剛滿廿一歲,卻是這支成立剛兩個月的獅人會所體育會舞獅隊的發起人之一。

大年初一崇拜舞獅開場 

Brian在圍村出生長大,圍村人向來有舞獅舞龍的傳統,除了深受同樣玩舞獅的父親的影響,六歲時他便開始玩舞獅,而其中最特別的經歷,便是自十五、六歲起,每年初一,他都會在自己的教會——天主教贖世主堂的新春彌撒上,舞獅進場,從一臉童真般玩耍,到如今已身手矯健,沉穩又不失氣勢。

一聊起舞獅,Brian就像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一旁他的媽媽李太,滿臉都是掩不住的笑意。李太稱,贖世主堂的新春舞獅傳統已有十幾年歷史,「教會老人家多,新年彌撒都希望有啲氣氛,於是就諗到搞舞獅」。新春彌撒由陣陣傳統的中國鑼鼓聲開場,獅子搖頭晃腦地在前面開路,向教友送上祝福,再輪到主祭與輔禮人員步入聖堂,氣氛甚是歡快熱鬧。負責舞獅的是教會聖匠團團友,其中多是玩開舞獅的圍村人,Brian的父親也在其中,因此他從小便跟著父親一起參加。

除了舞獅,大年初一彌撒之後,神父也會穿上財神的服飾,和會友互派利是,恭賀新春。李太表示,無論是舞獅還是派利是,都只是為了祝福和開心。贖世主堂的神父來自各國,有印度、菲律賓、南韓、墨西哥、意大利,他們都很接受當地的傳統。李太記得有神父也曾教導他們,「不要挑戰別人的宗教,將基督放在心中,從行為上表現出來,就會被別人尊重」。

參與開光儀式不上香

儘管體育會仍在申請社團的程序中,不過九月十七日,體育會在大埔王爺廟舉行了成立儀式,並為兩隻新獅開光。在一群同齡人中,Brian顯得格外成熟,忙裡忙外準備儀式所需要的物品,指揮隊友們「埋位」準備。開光儀式步驟繁雜,為新獅點睛之後,便有醒獅、拜神、舞獅、「採青」等環節,負責打鼓的Brian絲毫不敢分神,全神貫注留意進程,隨著獅子不同的動作,精確地打出相應的鼓點。

看上去有條不紊,其實這是Brian第一次親身參與開光儀式,感到新奇之餘,他也表示學到了很多不同的傳統禮節。開光儀式涉及不少道教方面的拜神活動,Brian的態度是尊重,但不會參與祭祀有關的活動,比如儀式開始之前的上香環節他只是默默站在一旁,而師父亦尊重他的信仰。「道教流傳至今已有很久的歷史,道教文化亦深深感染了我們的生活方式」,Brian感到作為一個天主教徒,雖然信仰不同,但仍可以熱愛其中的傳統文化,並承傳下去,「當中的禮儀需要我們去保留,所以我認為傳統和信仰不會構成衝突。」

盼吸引教會的外傭教友加入舞獅隊

三年疫情,令新春舞獅的傳統不得不中斷,但Brian卻從懵懂少年成長成了有自己主見的青年人。儘管傳統武術在年輕人中不流行,但他卻從沒想過自己是一個異類,反而更加有自信。「(無論)電影之中或是很多懂得武功的師傅,時常跟我們說,學武之人,要有武德,懂得武功,更需要忍耐和堅持」。他感到在現今戾氣較重的社會,人們更需要學習武術,不僅能強身健體、自我保護,更能訓練良好品德。

因此,Brian成立舞獅隊,一方面希望讓對傳統武術有興趣的年輕人,找到接觸的渠道;另一方面打算令聖堂的獅隊有常規的訓練。而由於教會現在有不少菲律賓的外傭,他更希望能吸引這些「姐姐哥哥」一起玩舞獅。他已經興致勃勃地開始規劃來年的新春崇拜,教會原本有一個寫有教會名字的獅頭,而今獅隊又添置了另一枚,他打算這一次要「出兩隻獅,彌撒結束之後再舞獅從聖堂走到樓下,然後神父剛好換好財神衫,出來派利是,就完美了。」

文:DH

Previous
Previous

宗教與音樂有咩關係?

Next
Next

專訪黃妍 為腦退化婆婆譜〈無聲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