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世信徒:你想讓教會成為學校還是教會?
教會同學校嘅分別係咩?有時作為一個信二代都會諗吓呢樣嘢,自細喺兒童主日學成長,Sunday school嘅觀念係根深蒂固,但當成長後,就會諗多啲。
呢種sunday school嘅形式有好都有壞,好嘅地方在於容易管理;同時學校嘅setting,可能喺品格嘅教育上有幫助。不過另一方面都會諗,用學校嘅setting去讓兒童喺教會成長,係咪一個好嘅方法?
或者要問嘅係;我哋想provide一個點樣嘅信仰童年俾一班兒童?對於上一個年代嘅人黎講,學校可能都係一個好愉快嘅地方。不過而家小朋友自細讀書壓力都好大,學校成為咗佢哋其中一個壓力來源嘅地方:要追趕成就,追趕成績......如果要讓星期日嘅教會生活都打造成學校咁樣,對佢哋自小去認識信仰,又係唔係好事?又會唔會將學校嘅印象帶進教會當中?
同樣當一個小朋友自小喺教會以呢種方式成長,去到青少年階段,同樣將學校等同教會、教會等同學校,佢又會唔會用咗對學校嘅價值觀來追求信仰?追求表現好,追求有好多崗位事奉......但卻忽略了生命同埋靈性嘅需要?
快樂感,或者係而家嘅兒童喺教會成長最需要嘅。自小讓教會成為兒童體會喺生活中與別不同嘅地方,需要有品格教育的元素,並唔會同建造快樂感有衝突。讓兒童感受到教會係一個快樂嘅地方,而唔係只係責任同埋習慣要去嘅地方。
咁樣先能夠讓下一代嘅每一個兒童,感受到返教會嘅好,同時增加佢嘅期待感,令呢樣嘢唔係被推動要返嘅地方。就好似Inside Out套戲咁,幫兒童喺小時候,建立多啲快樂嘅memory喺「教會島」上面。
教會要與學校一樣嗎?或者教會就必須與學校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