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一諾博士回應「安樂死」

上一個post大概釐清了一些「安樂死」(euthanasia)的概念,現在就談談不同人對安樂死的看法,至今仍爭持不休。

香港中文大學生命倫理學中心聯席總監鍾一諾博士提到,不同意安樂死的人主要擔心法律開了先例,而出現滑波理論,令那些不是臨危的人想尋死;亦有些國家因宗教原因,認為安樂死是神不允許的。另一立場的人則認為只要患者同意,其實安樂死並無問題。

鍾一諾提到,不少人對死亡和生存的看法都是二元對立,著重生命數量(quantity)、人活到幾多歲,但近年愈來愈多人重視生命質素(quality)。

提到2003年轟動香港的斌仔事件,當年四肢癱瘓的斌仔去信特首爭取安樂死合法化(題外話:之後斌仔打消了安樂死的念頭),鍾一諾指斌仔當年被指責,為何這麼年輕就放棄神聖的生命。不過,他反問大家有否理解斌仔或他們這類人的經歷?

「當我們說尊重生命時,是否也要尊重他們的經驗?能否從不否定對方經驗、對生命理解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單從我們個人的信仰、信念去為人作判斷?」

在香港現行的法律下,容許「拒絕治療」和「終止無效治療」,因為有病人自主(patient autonomy),但鍾一諾提到外國就此有些爭論,指此做法令患者「被疾病折磨至死,沒有權利選擇在有尊嚴的情況和合適的時候了結生命」。

鍾一諾談及,世界現時部份地區容許自願性安樂死,如荷蘭、西班牙、哥倫比亞等,政府早已系統化理處安樂死的問題,在此醫治系統下,就很少出現親屬協助末期患者自殺的事件。

文:KOC

Previous
Previous

補習名師言論惹爭議

Next
Next

究竟乜野係安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