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竟然因為長頭髮被cut事奉?
留長髮多年的阿皮是大專基督徒樂隊教練,試過有一間教會邀請他主講講座,在講座前的彩排中,他的朋友介紹他給牧師認識,牧師一見到他的外表便「hang機」,立即背向跟弟兄姊妹說:「我就好介意講員長頭髮上講台。」然後講座就取消了。
阿皮在領導力培訓學院的Podcast《論盡怪領袖》中分享,這件事發生在約十年前,是他第一次因髮型連活動也被取消,類似情況不算經常發生,但這件事令他比較詫異,「因為佢喺我面前講,佢喺背後講我都覺得算啦。」
節目主持、福音證主協會副總幹事呂慶雄指這現象挺有趣,印象中十年前社會已很接觸男生留長髮,阿皮則笑說自己讀神學時,有老師的髮型也跟他差不多,令他詫異的是原來有人會介意造型到這個地步。呂慶雄認為這涉及我們是否以貌取人,從一個表面的徵象作判斷,坦言教會界有很多類似情況,從小上教會的他覺得男性被人歧視,以前不可長髮、染髮、電髮、化妝、穿耳洞,教會用了很長時間才漸漸接受。
「戴咗頭盔先,我唔係覺得咁樣做或者唔做,係有咩特別嘅地方。但係我想問:個標準喺邊度先?邊個去定呢啲標準?」呂慶雄反問,怎樣才叫長頭髮?長到耳朵?下巴?肩膀?另一主持、福音證主協會拓展總監馮廸恩也分享,聽過青年人講教會很多東西都不允許,例如紋身、塗指甲、在耳朵外的部位釘環等,問常接觸青少年的阿皮,這些情況會否阻礙到他們上教會?
阿皮說若年青人上教會不久,就發現有諸多規矩,「老實講佢都唔係好有動力再返」。呂慶雄分享,有間教會的信二代很多在外國留學或讀國際學校,女生喜歡穿背心、短褲,長輩們不能接受,覺得她們太少布和暴露,於是她們開始不再上教會或轉教會。後來這間教會開了英語崇拜,帶領的外籍牧者容許的衣著,然後家長就很開心,覺得孩子終於願上教會,「到底佢哋係想細路返教會?要體統地返教會?定係唔返教會呢?」
對於教會常形容人「標奇立異」,阿皮認為對於認識的人,教會或會比較寬容。他指自己從小在教會成長,試過電「粟米頭」也沒有問題,因為教會的人都認識他是誰,但若一個「街外人」這樣走進來,就可能會有點意見。他也分享自己教會有位本身是紋身師傅,整隻手都是「蜘蛛網」,丈夫整隻腳都是「骷髏骨頭」,在教會中也算十分特別,但就不會有人「話佢」。
「原來標準隨住時代唔同之外,仲有隨住對你認識而調整。」呂慶雄指出,這不僅是雙重標準,更是多重標準,現在的年輕一代更著重表裡一致,若覺得你講一套、做一套,他就不會相信你,只會覺得教會的人虛偽,「當我哋講緊愛、接納、包容,呢個長少少頭髮又話唔得,染咗另一隻顏色又話唔得,開多兩個窿又話唔得,規條定晒落嚟。」馮廸恩指這提醒大家,當經驗累積到「升上神檯」,或會變成法利賽人而不自知。
文:Lik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