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3%受訪者不同意取消2500元學生津貼 基層家長:唯有叫小朋友唔好食咁多

政府公布今年9月將取消為中小學和幼稚園學生提供2,500元學生津貼,引起不少家長不滿。照顧照顧者平台和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今日(15日)公佈調查結果,發現近乎全數受訪基層家庭反對取消津貼,當中近六成稱將會暫停孩⼦的課外活動及學術支援。

有基層家長擔心取消學生津貼後,孩子無法報讀心儀的課外活動。另有家長稱,只能節衣縮食,會叫女兒減少食量不要長肥,避免購買新衣物。團體冀望政府顧及市民家庭重擔,促請當局維持恒常化學生津貼,紓緩市民經濟和精神負擔。

▍近八成家庭津貼用於開學開支

關學聯在今年3月至4月透過網上問卷訪問基層家庭,共收到1,282份有效問卷。當中44.2%受訪基層家庭子女有領取全額學生資助,24.9%有領取綜援。調查中,98.3%受訪家長不同意政府取消學生津貼,認為當局應維持恒常化學習津貼佔53.9%,44.5%受訪家長則支持反建議當局將津貼範圍收窄至綜援家庭和獲學生資助的學生。

至於津貼分配上,79.3%家庭將津貼用於開學開支,其次為補習(67.2%)、課外活動(49.4%),以及購買學習用品(42.3%),另有小部份(20.7%)家庭用於特殊學習需要訓練。不少學校推⾏「⼀⼈⼀體藝」、「全⽅位學習」等政策,要求學⽣最少參與⼀項體藝或⾳樂活動。調查亦發現逾四成受訪家庭⼦女學校強制學⽣參與最少⼀項課外活動。

▍家長嘆失津貼限制兒童選擇

居住在觀塘區的基層家長何太表示,家中有兩名在學兒童,分別就讀中三及小一,最小女兒今年9月亦將入讀N班,三人均有特殊學習需要,大兒子患有過度活躍症,而小兒子及女兒則有發展遲緩,每月須花費約三千多元用於英語補習及興趣班上,她指,因特殊學習需要訓練課程太昂貴,未能為子女報讀。

何太續指,家中只有丈夫一入全職從事保安工作,每月收入僅為15,000 元,即使已申請全額的在職家庭津貼以及學生書簿津貼,生活仍然「好吃力」。她慨嘆,擔心取消學生津貼後,孩子無法報讀心儀的課外活動:「有筆津貼就有機會嘗試佢鐘意嘅活動,冇咗就冇錢報。」

▍「唯有叫啲小朋友唔好食咁多」

另一位居住在上水的基層家長May則指,她育有兩名在學兒童,獲半額學生書簿津貼。大女兒就讀副學士,每年學費7萬多元,正申請學生貸款;小女兒報讀乒乓球興趣班,須購買球拍等裝備。她稱,丈夫是家中經濟支柱,每月收入僅約20,000元。

May無奈道,取消學生津貼後會要求女兒購買二手運動裝備,以減少支出,但同時要照顧女兒情緒,擔心她與同學比較感失落。她憶述,還記得當初得悉有2,500元的學生津貼感到相當開心:「小朋友可以換下新校服、新鞋,依家唯有叫小朋友唔好食咁多,唔好長肥,肥嘅話衫褲又要全部買過,開支好大。」

▍建議當局維持恒常化學生津貼

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成員黃敏靈指出,取消津貼令特殊教育需要(SEN)學生的家長負擔百上加斤。調查發現,逾兩成受訪家長表示或需因取消津貼而暫停子女的SEN治療和訓練課程:「SEN嘅小朋友好大可能未來會缺乏訓練,影響學習同社交發展,長遠更會衍生邊緣化風險,對發展造成長遠影響。」

另一關學聯成員張敏則表示,當局取消津貼前未有廣泛諮詢,引起大量反對聲音,冀望當局與關注團體會面,聽取基層家庭的意見和目前面對的困難。照顧照顧者平台成員黃樂容形容,學生津貼是家長滿足子女需求的重要資源,亦有助緩解照顧者因經濟因素帶來的心理壓力,促請當局應維持恒常化學生津貼。

文:Karina


Previous
Previous

棕枝主日烏克蘭蘇梅市被俄羅斯彈道導彈擊中 35死百多人受傷

Next
Next

香港空氣質素健康風險曾達「嚴重」 多區能見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