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空氣質素健康風險曾達「嚴重」 多區能見度低
受強烈東北季候風及沙塵天氣影響,從週日(13日)起,香港多區能見度低較低,空氣質素健康指數更曾達至「10+」,健康風險級別嚴重。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楊國仲博士預料,較低能見度的情況可能持續至本週中後期。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盧浩然建議長者、小朋友、患有長期病患及呼吸系統疾病人士避免外出。
楊國仲今早接受港台節目《千禧年代》的訪問,指這次東北季候風的強度在四月較為罕見,東北季候風令內蒙古在上週五(11日)起出現沙塵暴,並將北方的沙塵往南輸送,他形容沙塵擴散速度「相當之快」。香港受強烈東北季候風及沙塵天氣影響,能見度下降,本港能見度維持在5至6公里左右。
楊國仲指受強烈東北季候風及乾燥的大陸氣流影響,天文台曾於週日(13日)錄得相對濕度下降至百分之21,是自1984年設置自動氣象站以來,四月份的最低紀錄。預計明日(16日)本港會轉吹偏東風,沙塵天氣的情況會逐漸緩解,但要視乎本港風力及大氣擴散條件,較低的能見度仍有機會持續至本週中後期。
▍ 建議外出後用鹽水洗鼻
盧浩然於商業電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表示,本週香港空氣污染嚴重,建議患有氣管及心臟疾病人士減少外出。他提到有些空氣污染物如臭氧、二氧化氮等無法透過個人防護裝置避免,「(面對)呢啲帶口罩係冇乜保護作用嘅。」對於懸浮粒子,佩戴N95口罩「會好少少」,可阻擋一部份塵粒,但一般外科口罩只能阻擋三分一至一半懸浮粒子。
盧浩然指就算沒有任何心肺病,正常人接觸高水平空氣污染物亦會刺激上呼吸道,出現鼻塞、咳嗽、喉嚨痛等情況。患有長期病患及呼吸系統疾病人士長時間暴露在空氣污染高水平較高的環境下,有機會引發心肺病,尤其是患有哮喘、慢阻性心肺病及心臟病等人士。他建議長者、小朋友、患有長期病患及呼吸系統疾病人如非必要,應減少外出的時間,甚至避免外出。
他建議市民外出後可用鹽水洗鼻,減少污染物黏附鼻腔的情況。又提醒慢性病患者在這段時期記得用藥,控制病情,減少疾病發作的風險。
文:Bet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