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於劣質劏房的 可能將會要住黑市盤甚至流落街頭
劏房問題持續多年,政府擬立法規管「簡樸房」,並取締「劣質劏房」,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今天(31日)討論政府就規管制度的建議,最新修訂包括延長寬限期至3年、容許窗戶面向四邊圍封的天井等。約20名劏房居民及社工等在立法會外請願,指政府措施未能完全釋除居民疑慮,要求舉辦公聽會聆聽公眾意見,更指部分劏房戶無法申請過渡性房屋和簡約公屋,擔心他們將會下流居於黑市盤,甚至流落街頭。
上月完成約兩個月的持份者諮詢,房屋局指曾與近700人次會面,收到約2200份書面意見,並曾多次到訪劏房,聆聽住戶的意見。全港劏房居民大聯盟與關注基層住屋聯席一行約20人,今天於房屋事務委員會開會前在立法會外請願,有成員坦言希望立法會舉辦公聽會,讓他們可以在議事廳內發表意見,而非在寒冷的天氣下,在室外地方跟傳媒訴說。期間有房屋局代表在旁聆聽和接信,惟未有立法會議員在場。
房屋局的建議方案指出,為免住戶因執法行動而流離失所,政府會按需要透過社工隊協助他們在私人市場上尋找其他租盤搬遷,亦會靈活調配過渡性房屋、中轉房屋、臨時收容中心等其他房屋資源,為有需要的住戶暫時提供安置。不過,受執法行動影響的往戶,不會因此獲提早編配公屋單位。兩關注團體回應指,可見政府仍未有專門為受取締政策影響的居民提供針對性的安置支援。
團體指出,居於劣質劏房的租戶中包括單非雙非家長、已輪候十多年公屋的人、非長者單身人士、重視社區連結寧可居於惡劣環境的街坊等,根本無法申請過渡性房屋和簡約公屋等,卻同時難以承擔更高租金租住日後的「簡樸房」,屆時或只能向下流居於工廈等「黑市盤」,甚至流落街頭,在麥當勞等地方過夜。他們認為,政府應為所有受取締政策影響的居民提供安置方案。
在街坊表達完意見後,團體成員指曾邀約立法會議員接信,但暫時未見議員現身。包括多名長者的請願者一度在寒風下呆等,及後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議員謝偉銓現身接信,並表示對於安置的問題,他跟其他議員都很關注,知道政府也很關注,並承諾會將團體的關注反映出來。
文:Lik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