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健共融教會:聾人群體是天父給我們很大的禮物

講述三個聾人青年故事的電影《看我今天怎麼說》正上映,一間聾人和健聽弟兄姊妹共融聚會的教會早前包場觀映,該教會的P傳道在映後分享,聾人群體在教會中是天父給他們很大的禮物,每次見到他們自由自在地用手語溝通,都會覺得很快樂。

這間教會的崇拜有手語傳譯,更鼓勵聾人組成團契,由聾人職員帶領、健聽肢體支援。P傳道曾因自己記性不好,怕學不好而怕打手語,但在同工鼓勵下也盡力學一點來溝通,而電影提醒她一件事:無論是手語、口語還是寫字,其實都是努力在找方法溝通。

手語翻譯員三毛則指出,其實無論與聾人還是健聽人交流,用哪一種方法不是重點,他們會尊重有人用手語、有人說話、有人寫字,但重點在於大家願意「攞個心出嚟交流」,溝通可以有不同方法,但這些方法最後都是幫助我們將心連在一起。

在映後分享的環節,有聾人弟兄站起來用手語分享,手語翻譯員就即時用口語翻譯給其他弟兄姊妹聽,至於其他弟兄姊妹回應時,翻譯員則用手語翻譯給聾人弟兄姊妹看,過程非常流暢。幾位聾人弟兄都對電影很有共鳴,有人想起當年上學也是禁用手語,老師要求他們看口型,於是他每天都在發白日夢,與戲中情景簡直一模一樣,覺得學不到甚麼。另一聾人弟兄小時也像小演員般常逃學去玩,常被父母責罵。

電影中提到聾人透過人工耳蝸融入主流,有聾人女士就問,做人工耳蝸手術是否就真的可以能聽能講呢?曾在聾人機構任職的三毛回應,每個人都情況不同,的確有些個案成效不錯,但也有人像戲中那矮小的聾人,做完手術成效很差的,而即使作為「star patient」的女主角,他留意到她說過很難發S音,要經過苦練,但她的中文名是素恩、英文名是Sophie,都是S字頭的,可見她曾經連自己的名字也說不到。

有一位聾人婆婆便分享,曾有醫生問她要否做人工耳蝸手術,但她覺得自己已經老了,當了聾人這麼多年,即使聽不到也生活得可以,就拒絕醫生的提議。三毛指健聽人可能以為聽到就是好,但聾人其實很尊重自己的文化,不少像戲中的子信以自己是聾人為榮,「唔一定每個聾人都想聽返」。

三毛認為無論用人工耳蝸還是打手語,最重要的始終是共融,而且「唔係將健聽同聾人擺埋同一個地方就叫共融」,真正的共融是心中要互相尊重,看到大家雖有不同,卻能互相欣賞。P傳道指出聾人做人工耳蝸是一個選擇,正如有人選擇讀唇,有人選擇打手語,而健聽人要跟聾人交流也可以選擇寫字、口型或者學習手語,無論聾人或健聽人都有選擇,這就是天父給我們的自由。

文:LikHang

Previous
Previous

敍利亞政府軍被前總統勢力襲擊 反擊時殺至少逾百平民

Next
Next

點解教會詩歌成日唔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