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與香港教會:公理堂受洗、讀過男拔萃、合一堂前身匿藏

今天是孫中山逝世99週年,這位推動革命結束滿清帝制、在華人社會備受尊崇的革命家,與香港和基督教的淵源甚深。他早期在美國和香港的教會學校接受教育,更在香港參與教會活動並接受洗禮。孫中山於1923年最後一次來港時曾說:「從前有人問我:『你在何處及如何得到革命思想?』吾今直言答之革命思想係從香港傳來。」

孫中山的童年,是中國經歷內憂外患的時代。據宗教教育學者吳梓明文章,他12歲便跟母親往美國檀香山,初中就讀美國監理會主辦的意奧蘭尼學校,學習的包括西方社會政治學說、歷史、聖經等,愛思考如何改善祖國。高中時孫中山轉到美國公理會主辦的奧阿厚書院,熱衷參與校內宗教活動,更欲受洗成為基督徒,被兄長阻止並促其回鄉。

回鄉時,孫中山仍帶著聖經,念念不忘基督教信仰,更曾破壞村廟中的北帝像,不容於鄉紳。最終,家人將他送到香港,並入讀英國聖公會主辦的拔萃書室(今拔萃男書院),一個月後便輟學。1884年,他在公理福音堂(今中華基督教會公理堂)由傳教士喜嘉理牧師施洗,隨即往澳門及香山一帶傳道。

後來,孫中山輾轉入讀香港西醫書院(香港大學醫學院前身),經常往學校附近的道濟會堂(今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聽道,堂主任王煜初牧師等提倡新知救國,對孫中山亦有所教導和啟發。據歷史學者劉義章文章,道濟會堂是孫中山等許多革命黨員起義失敗後走避匿藏之處,形容王煜初牧師等「不遺餘力」地支持孫中山等革命家。

劉義章更指出,推翻滿清的革命「從開始就與基督教有著密切的關係」,除孫中山外,「為共和革命而犧牲的第一人」陸皓東、被清政府刺殺的興中會香港總會首任會長楊衢雲都是基督徒。他更列出支持辛亥革命的香港基督徒64名,當中不乏社會知名人士,包括企業家何東、嶺南大學首任華人校長鍾榮光、養和醫院創辦人李樹芬等。

文:LH

參考資料:李志剛主編《辛亥革命與香港基督教》

Previous
Previous

二手時裝唔只保護環境,更關懷人文生活

Next
Next

韓國牧師李東煥因祝福性小眾而被教會驅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