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時裝唔只保護環境,更關懷人文生活
你有無數過,自己買過的衫呢,有幾多件無著過就掉咗?外國好興二手衫,你又有無著過?
喺旺角樓上鋪開二手衫店Retrovert的Tiffany話,「二手」唔使吓吓打住「綠色」的慈善旗號,或者走「精品」的古著路線,可以既是「日常生活」也是「百變風格」的潮流與時尚。她覺得「環保」除咗愛惜自然生態之外,更是對人的關懷,所以生意的對象「唔係環保人,而係希望吸引到啲唔環保的人買買吓衫,一唔覺意就環保咗。」
▍ 相信「二手衫店」有靚嘢買
Tiffany打趣說,真正的「環保人」其實「唔係好買衫」。但經常買衫的人,又可能覺得二手「人地用過」、「無咁乾淨」。她希望買衫的人買得快、換得快之餘,可以相信「二手都有靚嘢」,甚至唔買一手,改買二手。例如有個客人,行入嚟鋪頭,好鍾意件衫,但一知道係二手就擺低咗,不過走咗一陣,又返返嚟忍唔住要買。Tiffany笑說「就係要呢啲」。
Tiffany指出,有時環保人覺得要樸素啲,「唔好咁消費主義」,好似愛美跟珍惜自然有矛盾,但其實環保不只是關心自然,更是關懷在自然生活的人。衣裝可以培養一個人的自信,著喜歡的衫,其實也是喜歡自己的表現。
所以,Tiffany經常邀請年輕媽媽、待業待學的女生擔任模特兒。她說,有啲女仔為咗著唔落一件好細的S碼而自卑,但其實是那些服裝不合理地細。而她的二手衫店,就想讓因外貌、身材而自卑的女仔重拾自信。她記得有位女仔,本來講嘢甩甩咳咳,後來在許多人面前主持講座也能清晰表達,有很大的成長。某些女生更成為店員,用心盡力經營店鋪。
▍ 環保更是關懷受污染所苦的群眾
Tiffany並不否認做二手衫生意「環保啲」,但她覺得坊間有個成見,以為一定要好鍾意自然的美,才能做環保。她不認同,而且認為「環保」同時也是面對垃圾之醜陋、污染之污糟,保護受垃圾污染的人際生活、社會經濟。
Tiffany去過菲律賓馬尼拉對上的一個村落,遇過一位女士,手執簡陋的工具,桌上有一大堆拉鏈。她的「工作」就是車好這些拉鏈,車夠500條才有$50港紙。「無簽約啦,唔知幫邊個做,連整完條拉鏈用嚟做咩都唔知」,只是鄰居提起有一樁生意,她就接過這份「連人工都好free的freelance」。
要做這份bullshit job,原來是因為捕漁的老公最近收入大減。又原來,菲律賓想起個全世界最大的機場,有5至6條跑道,為此斬去大片紅樹林,群魚流散,魚穫才大減。「除非好有創意,否則婦女好可能剩係識車一條線,無任何成長。」不只如此,外判到第三國家的製衣廠都很危險,2013年孟加拉就有場火災死傷甚多,卻拖延很久都未有賠償。
生產快速時裝固然剝削窮人,棄置廢物更隨時危害別人性命。衣衫跟電子裝置一樣合成不少物質,很難拆解,不能打回原形回收。既然無法回收,最常見的棄置方法就是堆填,但第一世界的「堆填區」卻是第三世界。即如法國將二手衣衫送去非洲加納前,先用一大筆錢整理,但當地二手市場消化不來的衣衫要堆填或焚化,成本就一概不理。又如肯亞接收太多歐洲二手衫,令本地衫需求大降,大量製衣工人失業,僅僅十年,人數就由40萬跌至2萬。
接近哪個第一世界,哪個第三世界就是她的垃圾場。非洲接收歐洲,南美接收美加,至於香港的廢衫,就多由菲律賓接收。加納不勝負荷的二手衣物流落到海灘,智利一處沙漠更成為「衫漠」。菲律賓、印尼政府雖然立法禁止舊衫湧入,卻無阻垃圾山聳立。許多窮人摷舊衫攞嚟著,卻染上各種雜症。Tiffany試過整理大學宿舍的二手衫,怎料惹上濕疹。若一間宿舍已是如此,以第三世界二手衣物之多、醫療之差,險境有多嚴峻可想而知。
▍ 文化的根柢係人,有人就有可能改變
要解決舊衫堆積成患的問題,Tiffany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重用」。二手衫店一早就在外國盛行成風,惟香港仍未普及。香港客人去二手店,通常要求「平靚正」,只要有丁點瑕疵便諗「點解唔用多廿蚊買件新」,仍未信任舊物質素。另外,香港人太習慣線性經濟,新一定最好,用過就棄得,唔使修補或珍惜,於是「先借後買」,買完好好珍惜也未成氣候,何況珍惜本來就是「人地用過」的舊物。
Tiffany將二手衫看成時裝,但與其說二手衫店是business,不如說是建立新文化的嘗試。她認為大家的生活,並不應該被市場資本壟斷,而是按自己的需要與慾求,創造獨特的文化,然後好好珍惜、努力守護其中的物事與人情、鋪頭與社區。
生活就是流動的文化,而生活的就是人。「我地成日聽人講話,香港無得救,文化已死,但文化唔係一件死嘅事實。文化的根柢是人,只要有人,點會無可能變?」
文:JC
編按:圖1的五位模特兒寫真照,都是@retrovert.hk所攝。
以上Tiffany的分享,是上星期五(8/3)晚在本土研究社「冰衫一角」的講座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