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Lost & Found」望港人正視失去 重新接納自己
人生是一個不斷擁有和失去的旅程,可能是失去一個物品,一個親人,一段關係。面對種種失去,我們可以如何面對?我們還可以走下去嗎?東華三院關注精神健康的社區中心樂康軒和樂情軒於日前舉辦一個沈浸式展覽「Lost & Found」,期望香港人可以正視自己失去的東西,重新接納自己,找回前行的勇氣。
展覽將場景設置在一個虛擬的機場失物認領中心,帶領我們一步步窺探別人失去的東西,同時也一步步揭開我們內心的傷痕。當中,我們可以置身在別人真實的經歷裡,或是失落的鋼琴夢,或是短暫在母腹逗留的胎兒,或是不再親密的關係,或是為了工作再也無法抬起的雙腿。展覽還原了真實發生的場景,無法彈奏音樂的自責和痛苦、沒有用過的嬰兒床、婆婆和子女之間冷冰冰的越洋通話和一本赤裸裸銀行帳簿。參觀者雖然不是這些故事的主角,卻掀開了記憶裡自己的影子,「你找到自己的失物嗎?你準備好面對了嗎?」
將充滿傷痛的真實場景具體呈現出來,展覽的總策劃人,也是東華三院樂情軒中心主任饒文傑Francis表示,這次展覽用了接納與承諾治療法,期望用沈浸式展覽的方式,將真實的環境呈現出來,參觀者能更深刻了解主角發生的事情,更容易產生連結。
重新揭開傷疤,然後呢?展覽有一個互動環節,讓參觀者用筷子夾起雞泡魚行走一圈,由於用工具,大家會小心翼翼,只能定睛在雞泡魚;第二次則用手捧起雞泡魚再走一遍,可以稍微放鬆,走得快一點,無須緊盯雞泡魚。「展覽唔係只係講lost,而是lost之後要found。接納自己情緒之餘,點樣搵返自己重視嘅價值和目標。我哋要先接納自己嘅感受,面對自己先,先可以將注意力擺返喺重視嘅目標和生活上面。」領回自己的失物,也要奔赴前程。
面對環境的無常和變化,Francis發覺很多香港人壓抑了情緒,裝作若無其事。「但若無其事不代表真係冇事,社會太強調正能量,樣樣嘢都講正能量,『你唔好咁悲觀,樂觀啲啦』、『冇事嘅,加油啊』,但係人其實係可以唔ok,人有情緒好正常。」
成長於單親家庭的Francis,也曾失去了一段享受完整家庭的時光。Francis認為「it is ok to be not ok」,人可以有負面情緒,嘗試接納自己的感受,好好照顧自己。他也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身邊人的重要支持來源,「陪伴是很有力量的,有人陪著你走,也會走得輕鬆一點」。
從失物認領中心離開,儘管失去的痛楚仍在,但我們不再逃避,而是乘搭下一程飛機,前往下一個地點,珍惜擁有,賦傷前行,不會錯過沿路好風景。
文: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