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豐:基督徒需要練習神學地思考
神學需要練習嗎?平時你會在教會談論神學嗎?信徒們就不用學習神學,只要著重於聖經的學習就可以了?
不知你在教會有沒有聽過以上的話。神學到底是不是離我們很遠,而神學回答出的答案,亦好像與我們沒有關係呢?道學碩士三年級生兼基督教網絡專頁作家思路.豐在最近在一聚會中分享他的新書《神學沒練習太耐?幻變尋求理解》的理念,希望向信徒分享普及化神學的經驗——神學可以回應處境,與破碎的人同行。
▍ 神學需要練習——練習神學地思考
「神學練習沒太耐」,意思原來是指「我們已經太耐沒有練習神學地思考了」。神學不只是一種靜態的教義研究,只和那些在房間裡研究的學者和神學家有關。思路.豐提出,神學更是一個動態的思考過程,是跟著處境而變化的。
早在幾年前,思路.豐跟一些基督徒一樣,會認為神學是一種離地、抽象的教義研究,與教會是有種距離,神學都是討論各種各樣的學說。及後,他受到了當時的女朋友影響,開始接觸了神學這個領域。當時的他,閱讀了不少神學書籍,衝擊了當時他的信仰思維,開闊了他的眼界,明白了信仰不是這麼簡單,而是要通過思考才能接受上帝的言語。
思路.豐指出,這本書不是一本典型神學的導論書,不會提供一個標準答案。他認為,一切的神學思考是帶著當時的處境性和臨時性,信徒們必須思考,才得出自己對上帝言語的看法。他說,平時我們查經時,很快就跳入了處境環節,忽略了經文的神學思考。當中的過程是很複雜的,每個人可能都是因為自己的背景而對經文有某些理解——自己的教會背景、宗派、工作和民族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我們理解經文。
▍ 神學可以與破碎的人同行
思路.豐受馮煒文所寫的《市井·罪人·被罪者》影響,看見了人與人之間的同理和憐憫。思路.豐之前是精神職業治療師,有一次與一名正經歷病痛和失去經濟來源的中年男士聊天,他被問到:「是不是我犯罪了,得罪了神才淪落到這境況呢?」,思路.豐回應,其實每個人都是「被罪侵犯的人」,不是我們得罪神才淪落到這境況。這讓他明白了多一些,其實神學不是高高離地,而是可以貼近社會,與每一個破碎的人同行,回應他們的困境。
文: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