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人才可以領聖餐?

牧師在酒吧主持聖餐,不分宗教歡迎所有客人參與,有人欣賞和認同,也有牧者不敢苟同。對於出現分歧的原因,研究聖餐神學的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楊思言指出,對於如何理解聖餐,教會歷史上發展出極闊的光譜,而兩邊各有原因強調「信與不信」的界線。不過,被問到怎樣看「誰可領聖餐」這問題,楊思言博士卻回應:「我是誰,竟可以幫耶穌決定誰可親近祂呢?」

▍ 聖餐的兩種理解:變質說與記念說

楊思言指出,教會歷史上對於如何理解聖餐,發展出極闊的光譜,一邊認為餅和酒真的在物理上變成基督的身體和血,以至有使徒傳承的聖職人員才能祝聖,對天主教而言,禮儀本身是獻祭,十架上的獻祭再次在祭台上再獻,只是方式不同,代表基督多次將自己身體獻上。至於另一邊,則是認為這餐只是為記念,沒有任何神聖元素。

不少人認為「信與不信」是能否領聖餐的界線,楊思言從上述光譜的兩端解釋:一邊相信聖餐是你「神蹟的吃下」真的成為了基督的身體和血的餅和酒;另一邊則因為強調記念,自然也會重視認知上對聖餐意義的認識。她補充,重洗派強調教會是聖潔的群體,更強調「界線」。

▍ 「干犯主的身」非指領聖餐者未決志

楊思言認為,很多時候我們只讀保羅,以哥林多前書11章23-31節來理解聖餐,卻沒有留意耶穌基督自己怎樣接待罪人,而且解讀哥林多前書這段經文時,也沒有考慮上文下理,「按上文(18-22節)保羅明顯正是針對有人竟然排斥其他人(而)自己先吃,令其他人沒得吃(富有人排斥貧窮人),所以干犯了主的身,不是因為有些人未決志或未明白(聖餐的意義)。」

現在一般教會要求已受洗者才能參與聖餐,楊思言指在教會歷史中,直到16世紀重洗派出現之前,基本上都奉行嬰兒洗禮,而且一般人普遍都是嬰兒時受洗,所以沒有這個問題,反而是重洗派開始堅持成人認信才能受洗、被教會接納。她指出,洗禮普遍被認為是入門的禮儀,因此先受洗才參與聖餐也是能理解,「只是我們今日很多時將洗禮的門檻提得很高」。

至於有些宗派不接受在其他宗派教會受洗者同領聖餐,楊思言指這是那宗派是否承認其他宗派的洗禮的問題,也是那宗派是否承認對方是大公教會一員的問題,多於是聖餐本身的問題。她個人認為,很多時這些教會也未必有實際審查別的宗派的神學,可能只是沒有考慮這個可能性。

▍ 不如問:誰有資格阻撓人到主前呢?

在研究眾多聖餐的理念和神學後,對於「誰可領聖餐」這問題,又會有甚麼看法?楊思言直言:「我是誰,竟可以幫耶穌決定誰可親近祂呢?」她認為,與其問「誰人有資格領聖餐?」不如也問「誰人有資格將障礙放在別人腳前,阻撓人到主前呢?」

「罪人來到拯救罪人的救贖主面前,有甚麼問題?我們正是太掛著保羅,忘了耶穌,耶穌正是回應那些不明白他為何與罪人一起的人︰『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馬太福音9:12、馬可福音2:17、路加福音5:31)」楊思言最後如此總結。

文:LH

Previous
Previous

點解唔信教都領聖餐?

Next
Next

觀塘伊甸餐廳最後一週營業 分享會總結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