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監察發表香港宗教或信仰自由報告 擔心中共滲透中小學、教會

「燒毀教堂、殺害信徒,這些都不是最大的威脅。腐蝕宗教的內部,讓她虛有其表,才是最險惡的攻擊。」這是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在〈出賣我靈:香港宗教或信仰自由報告〉(Sell Out My Soul: The Impending Threats to Freedom of Religion or Belief in Hong Kong)中,引述一位宗教學者的話。報告指出,雖然香港並沒有像中國大陸那樣,宗教場所被關閉、破壞,信徒受暴力迫害,但香港人的宗教自由已明顯被侵蝕。

▍   招募親北京的校長、教師

報告直指國安法實施後,天主教香港教區於2020年8月即向所有旗下中、小學校長發信,敦促他們加強學生對國安法和國歌法的認識,培養對國家身份的「正確價值觀」。天主教的「L神父」擔心,中共招募親北京的校長和教師,以及強制實施國安法教育,滲透並最終控制教會學校,可能最終影響教會本身。

另一位基督教牧師認同,並稱聖公會的學校正在「溝淡宗教教育」,例如某學校的開放日上,校長的演講沒有提及學校的基督教傳統,卻非常強調國旗、國安法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另一位牧師則指出,有些一直租用學校進行崇拜的教會,近日被教育局發信拒絕借出場地。報告認為,即使中共只是切斷學校和教會之間價值觀和信仰上的聯繫,也能間接控制宗教。

▍   辦會議討論基督宗教「中國化」

報告又指,北京在香港推動宗教「中國化」。當中提到於2021及2022年,天主教香港教區跟國家控制的中國天主教愛國會舉行線上會議,分別討論習近平對「中國特色宗教」的觀點,以及習近平強調「適應社會主義社會的宗教中國化方向」的要求。

基督教今年5月首次舉辦「基督教中國化」研討會,中國基督教協會及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有派員參與,也有本港的神學院教師、教會及基督教組織的領袖出席。中國基督教協會會長吳巍牧師強調,今天堅持基督教中國化的方向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原點,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培育團結進步和平寬容等理念」,並要深入挖掘教會教育中有利於社會和諧進步健康文明的內容。

報告更點名批評立法會議員、香港聖公會教省前秘書長管浩鳴扭曲「宗教中國化」的概念,指「宗教中國化」即「本土化」、「避免受西方影響」,這漠視了「中國化」的核心其實是要「確保宗教團體效忠中共」。報告又指,宗教中國化的趨勢令人擔心,皆因內地的神學家和官員模糊了「文化承傳」和「中國化」的界線,後者試圖在傳教及教會管理中引入愛國的意識形態。

▍   教會增加自我審查

報告提到,2021年天主教有七個牧區舉辦彌撒記念六四,卻被警方包圍,翌年天主教教區就宣佈不再舉辦六四彌撒。榮休主教湯漢樞機更在2020年八月向神職人員發表家書,建議神職人員小心講道,指「含沙射影或煽動仇恨及引致社會動盪的誹謗和冒犯性言論,有違基督徒精神」。香港監察認為湯漢的說法某程度上正確,但從另一角度來看,是暗示神職人員應避免挑釁政府,儘管神職人員有權力去講這些話題。「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也在今年年初改名為「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聲稱是效法梵帝崗的「全人發展部」。香港監察卻相信,香港教區所作之改動,並非為追求與梵帝崗一致,而是自我審查的決定。

另外,報告引述一位不願具名的基督教教會領袖,指政府持有一份黑名單,列出支持或被視為支持2019社會運動的教會。有離港牧者則表示,其教會已將他過去三十年的講道從教會網頁移除。多位消息人士更透露,香港一直是內地傳教活動的後援,提供財政支援、訓練教會人材,在國安法下香港卻不再是「避風港」。

報告最後建議,聯合國宗教或信仰自由特別報告員,及受教育權利特別報告員應該繼續密切關注香港的情況,而國際社會也應該重申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根據《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審查香港應該履行的義務時,對中國、香港政府廢除國安法及煽動罪的建議。

文:SH

Previous
Previous

學傳質性研究發現 無宗教歸屬大學生有興趣了解人生意義過於信仰或靈性

Next
Next

朱耀明牧師出版回憶錄《敲鐘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