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師 x 咖啡店 自由談

陽光穿過落地玻璃灑進咖啡店,為木製桌椅增添幾分溫暖,柔和的咖啡香氣充滿空間,銀白髮的牧師輕呷一口咖啡,靜靜地等待來找他聊天的人。

林海盛牧師最近每星期有一天在連鎖咖啡店與人「Free Talk」(自由談)。他笑指,咖啡店老闆告訴他:「最緊要free!」Free一方面解作為約談者提供「免費」飲料,亦可解作「自由」地暢所欲言。林牧師也指,自由談相比過往在教會見人,感覺更自由,因彼此都不認識。

咖啡室的場地上也有不少心思,為了讓傾談者安心,餐廳為林牧師預留了窗邊的坐位,日光予人明朗感覺。約談者的座位是背對著餐廳,即使在傾談過程中哭了,其他人都較難察覺。林牧師提到,曾有約談者在分享過程中哭了,後來店員細心地預備了一疊餐紙,以備不時之需。

@beans_cafe_hk 老闆劉偉恒(Joe)解釋,提供免費咖啡,是因「傾偈也會口乾,不想好像心理輔導般很正經,最重要是舒服」,營造家的感覺,彷彿在家招呼客人,讓人放下戒心。他謙稱這些不太值錢,提供場地和配合林牧師亦只是舉手之勞。

▍ 自由談體現咖啡店療癒心靈的初衷

牧師在咖啡店跟人聊天在外國並非新事。林牧師很早就有意做類似的事情。2018年退休的他指,「退休是退下全職工作,而牧師身份應繼續的」,而他認為基督徒應融入社區回應需要,並見到香港的抑鬱人數增加,有很多人需要傾偈,故希望提供此服務。

早前有朋友介紹林牧師認識Joe,二人一拍即合。Joe分享辦咖啡店的初衷是「more than a cafe」,除了照顧客人的肚腹,也照顧其心靈。他指自由談所提供的陪伴和抒發空間,正是咖啡店成立想達到的效果。他知道有其他分店的同事家中遭逢巨變,也想約林牧師傾談。

▍ 林牧師:在公共空間不硬談信仰

不是基督徒的Joe笑言,最初聽到林牧師的想法,立刻聯想到「告解」。不過,他不擔心邀請牧師負責自由談會被標籤,因為「無論是甚麼宗教,只要能幫助人的就是好的。」林牧師表明,在自由談不會主動談及福音,除非約談者主動提起,因他認為那是在一個公共空間,認為現階段主要是傾談和建立關係,若對方表現出有興趣,就會轉介教會跟進。

林牧師也提到,過往曾有佛教徒來找他談天,雖知道他是牧師,但沒有介意。最後,林牧師提出為對方祈禱被婉拒,他強調要尊重對方的意見,「我會視乎情況問(要否代禱),因為每個人對基督教距離遠近都不同,不想予人感覺很壓迫。」

訪問當天,有一位神學畢業生Winnie約林牧師傾談。正等候出發到宣教工場的她提到,教會的弟兄姊妹未必明白其憂慮;而她教會牧者相對嚴肅,傾談的內容主要圍繞事工,她感恩有這個空間跟林牧師談心事。

▍ 只要有一人需要都繼續做

現時林牧師每週三下午3-6時會在其中一間咖啡店分店跟人自由談,下個月,他就會到其他分店,亦有意邀請身邊的退休牧者加入。

即使反應不算熱烈,Joe卻說:「只要有一個人來,都已經是我們想要做的」,因為自由談不是做生意,而是想幫人。

文:KOC

Previous
Previous

好青年荼毒室鹽叔外遇 關唔關其他人事?

Next
Next

遠藤周作100週年誕辰:以《沉默》再思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