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rman:【回應伍家豪】〈回應深淵爭議〉一文
【回應伍家豪】在伍家豪兄〈回應深淵爭議〉一文中,提出應該建立有common ground 的討論,以及對焦地討論:1.神學用詞;2.聖靈深淵的用字理解;3.對表達者態度。
小弟認為伍兄的主張委實回應了此次爭議所引伸出的關注重點之一,就是如何在討論信仰爭議時建立有效的對話方式,以促成良性交流。這個主題相對釋經和詩歌爭議,都是同樣需要認真反思的議題。
從伍兄的文章來說,他是主張點對點的回應:討論神學和聖經爭議時,便應該對焦地討論神學和聖經爭議,對表達者態度的討論應該分開處理。(ps 如有理解錯誤歡迎伍兄指正)
小弟對這個主張的出發點是歡迎的,相信伍兄是為了建立良性的討論氣氛而提出的。但小弟亦疑惑把討論焦點硬生生分開討論,真的有效促成信仰討論嗎?
信仰和神學作為知識的一種,本身絕不全然是客觀的,反而其內容塑造是很受人的思想、語言、文化、社會身份等因素所影響。這些因素往往就是很影響人看待事物的「態度」。
人運用語言參與討論,本身便是人把自身對事物「態度」投入到既有議題的過程。或者,用立場、取態、光譜這些詞語來描述人對議題的取向會比「態度」更能達到「對事而不對人」的效果。然而,我們不能否定,人的「態度」是會影響到對個別議題的討論。
由於人天生對事物的理解都難免有限制,故此一個人對事情的態度,便決定了他/她能否從多角度去思考一個議題。
例如,就以今次的詩歌爭議而言,詩歌的內容用字可以是聖經釋經爭議,(eg言語行為理論、文學釋經、字面釋經、後現代釋經……),亦可以是神學爭議(eg崇拜神學、聖禮神學、聖靈論),但如果談及該詩歌在崇拜的應用,便會牽涉到堂會管理和牧養模式的爭議。
如果要全面評論此次爭議,實際牽涉的層面/領域遠比現時討論所及的更大。但因人總難免受既有觀點影響,故此在思考和討論上難免有厚此薄彼的情況。所以,我認為在討論神學/信仰議題時,合理地分析和評論對方所持的光譜/立場/態度其實是必須的,因為這才有助參與討論的持份者理解彼此共同的common ground。
然而,在評論參與者的「態度」時,我相信大家都需要避免:1. 猜測討論者的內心動機;2. 以討論者的主張評論討論者的品格;3. 攻擊討論者的身份。若果未能看重這些君子協定,不要說建立common ground ,議題討論中的agenda setting都會淪為「鬥大聲」和「夾人頭」的過程。
【低聲投稿】文:Churman
信二代一名,年少時曾於不同教會聚會,現時前線社工,望於社區中為福音作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