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鞠躬盡瘁的僕人牧者
雖然教宗方濟各已屆88歲高齡,而且在較早前也患過雙側肺炎的重病,曾住院一個多月。3月23日出院後,看到他病情稍為好轉,且能出席一些公開場合與禮儀。作為天主教徒,也希望他可以陪伴我們多一些時間。然而,大家也沒想到在復活節星期一4月21日,羅馬時間早上7:35,教宗安息主懷。
他離世不足24小時前,在復活節主日當天,教宗方濟各親自來到聖伯多祿大殿的露台會見群眾,他的復活節文告仍是一貫強調生命的寶貴,鼓勵大家要恢復希望,籲請眾人為和平祈禱。
每年復活節當天,教宗都會發表文告,以及為全世界送上隆重的宗座祝福《致全城與全球》(拉丁語:Urbi et Orbi)。今年復活主日,也有三萬多人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聚集,聆聽教宗的復活文告和接受祝福。
他在文告中提及多個受苦地方的百姓:加沙、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敘利亞、也門、南高加索地區、西巴爾幹地區、剛果民主共和國、蘇丹、南蘇丹、薩赫勒地區、非洲之角、非洲大湖地區,以及緬甸等等……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在主的逾越節,生命與死亡展開了一次巨大決鬥,但主現在和永遠都活著,並讓我們確信,我們也蒙召去分享永無止境的生命,在這生命中不會再聽到炮彈、槍火和死亡傳來的回音。讓我們把自己託付給能使萬象煥然一新的那一位!」
教宗方濟各頒賜隆重降福後,聖伯多祿廣場的人潮沒有散去。此時,他又坐在「教宗車」(白色開篷車)下到廣場,讓現場的人群超級驚喜,興奮歡呼!據梵蒂岡新聞報道:「教宗的座駕並未止步於聖伯多祿廣場,而是開上廣場前的和解大道,兜了一大圈才返回梵蒂岡聖瑪爾大之家。」
教宗方濟各好像以他最大的意志力,不單只撐到出院,更支撐到聖週、復活節,給予全世界最隆重的祝福。當一切都「完成了」,相信慈愛的天父也伸開雙臂,迎接他回到父家裡去。
回想他當選教宗那天,2013年3月13日,當他站在聖伯多祿大殿的露台會見群眾,他為全世界帶來了驚喜或驚訝:第一位來自南美洲的教宗,取名「方濟各」是為了效發聖方濟各的神貧精神:「噢,我多麼渴望一個貧窮的教會,一個為窮人服務的窮教會。」;當他第一次以教宗身份會見眾樞機時,並不如傳統坐在教宗座上,而是跟大家一起站著。他也選擇不居住在宗座宮殿(Papal Palace),而是在較簡樸的寓所,聖瑪爾大之家。
12年來,從他當選那天,到離世的一天,教宗方濟各始終活出作為天主僕人的使命,見證著更開放、願與窮人和受苦大眾同行、履行共議同行(Synodality) 精神、建立對話平台、成為橋樑的教會。直至他離世前,他仍然每晚致電加沙堂區的教友,為戰亂和絕望中的基督徒送上支持。
如果教宗單純是個政治領袖的話,世人盡可評論他的功過或政績。然而,作為一位牧者,僕人中的僕人,眾人的Papa(父親),宗徒伯多祿的承繼者,教宗方濟各確是鞠躬盡瘁,為教會也為大眾,見證了天主的慈悲。從起初,到永遠!
願安息。
(標題為編者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