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腎:公開試。當真?
多年前讀神學期間,我常與同學開玩笑說,不如神學畢業後一起去考一次倫理與宗教科。我很想看看我們能取得甚麼樣的成績。這個想法一直擱置,到最近,由於教會自修室的事工,我經常接觸DSE學生,好想理解這年代考試的情況,於是我決定今年也去「玩」一次。
報名之後,我第一個感受是無助,我從哪裡可以找到相關的筆記呢?沒想到自修室裡竟然很少有人選修這個科目。我上網尋找,下載了很多筆記,但真的很難理解其中的內容,試過上YouTube找精讀,也許是我的理解力太差,我也未能捉到答題框架。於是,我想到在Carousell上購買十年的歷屆試卷,看完之後,我仍然沒有信心能夠取得理想的成績,連及格都未必能夠做到。自修室的學生卻提醒我,報名後,第一件事不是溫書,而是要訓練自己寫字的手速,畢竟我已經很久沒有寫字了。
倫理與宗教科分為兩個部份。倫理部份需要嚴謹的思維模式,但我意識到它與基督教倫理有所不同。因此,除了閱讀十年的歷屆試卷,我只背誦了一些解釋,看了一些事例。另一方面,說實話,我完全沒有溫習宗教部份,我只是看了一下十年歷屆試卷的答案,並帶著一本《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聖經、教會週年紀念筆、小丸子卡通塗改帶進入考場。
在考場裡,總覺得年輕人用奇異的眼光望著我,他們感覺有些奇怪,為何一個師奶會在考場出現?交卷時,我四圍望,我見到別人的答題簿寫滿字,我每條只有半頁紙,的確有壓力。考完後,我的第一個感受是,我到底寫了些甚麼?我寫的答案,基本上我自己也不確定是否準確,甚至在倫理部份,因我死背失敗,我覺得自己邏輯上有些勉強。而在宗教部份,我覺得相對輕鬆一些,但問題在於,只要我的答案不是標準答案,即使是合理的答案,我也不會得滿分。
有宗教科的老師知道我去嘗試考一次,認為我很可能不會及格,因即使我有知識,但我沒有學習過倫理與宗教科的答題技巧。另有其他學校老師認為,我可能會得到3分,但不會再高分了,因為在宗教部份,我應該不會答錯太多,扣分的情況也不會太嚴重。
直到放榜當天,我與幾位自修的年輕人一起在自修室查看成績,那一刻我也感到很緊張。倒數後,結果我竟然得到了3分,與學生們一起大叫。對我這樣的情況來說,這已經是一個不錯的成績了。大家歡呼過後,我在思考,為甚麼我會如此興奮?這個成績到底對我有甚麼影響?我興奮的意義是甚麼?原來,我付出的努力並不算多,但我還是希望能夠有所回報。畢竟,我也花了一些時間和金錢來溫習歷屆試卷,但與同學們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相比,究竟他們是否真正獲得了應有的回報?
學生們鼓勵我,既然決定要「玩」,就要認真對待。因此,我決定再花三百八十元購買試卷來看看每條答題評分。幾天前,我終於收到評分,仔細閱讀了自己每一題的得分情況,並將試卷交給幾位真正教宗教科的老師。他們的結論是:「DSE不是考你的知識,而是考你的答題技巧。」我只希望透過這經驗陪伴年輕人,親身體會年輕人的無奈、壓力、試場緊張的氣氛,落場聆聽周邊考試同學的心聲。我也不是要證明考試制度有甚麼問題,可能只是我太廢,或許有其他傳道人下年應考會取得5**。
透過這經驗,我在思考,在今日的香港,特別對於未信主的同學來說,宗教科究竟是一個甚麼樣的科目?意義何在?我深信,宗教科,與宗教教育是兩個不同的層次,宗教教育並不止於書本上的知識,又或考試中的標準答案,更不只是生命教育。假如基督教辦學團體在宗教科未能做到宗教教育應有的目標時,堂會在宗教教育的角色又應如何?我深信,今天仍有很多基督徒老師為到學生福音而努力工作,在未有答案之前,惟有不放棄,才會見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