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樂祈:召命是甚麼?我們所尋求的,我們真的知道嗎?

「『來,我們歸向耶和華吧!祂撕裂我們,也必醫治;打傷我們,也必包紮。過兩天祂必使我們甦醒,第三天祂必使我們興起,我們就在祂面前得以存活。我們要認識,要追求認識耶和華。祂如黎明必然出現,祂必臨到我們像甘霖,像滋潤土地的春雨。』『以法蓮哪,我可以向你怎樣行呢?猶大啊,我可以向你怎樣做呢?因為你們的慈愛如同早晨的雲霧,又如速散的露水。因此,我藉先知砍伐他們,以我口中的話殺戮他們;對你的審判如光發出。我喜愛慈愛,不喜愛祭物;喜愛人認識神,勝於燔祭。』」(何西亞書6:1-5)

近期有機會在一個教內場合,對「香港教會界近年好像出現一股討論召命的熱潮」作出一些質疑。請別誤會,我絕對無意說尋找召命不重要,況且這幾年社會處境驟變,刺激到教會群體重思召命,於理亦合。

但是,問題至少有兩個。首先,我們的生命是否有足夠根基去盛載尋求召命的行動?好比要學習英文詞彙,也需要有先記得A至Z字母的基礎。如果當下仍有不少信徒連最基本的聖經和祈禱都無意用心操練(留心,就算勤上課程也不一定等於有靈性操練),我們何以覺得自己已經可以開始思索召命?

如此,就出現另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我們其實是否真的想知道上主對我們有甚麼召命?倘若召命和十字架分不開,召命意味順服,召命需要人面對真實的自己並放下——我們真的願意尋求這樣的召命嗎?或者,我們是否至少體會自己其實不太願意付上跟從基督的代價,且求上主施恩?

我們有省察的需要。香港的教會群體曾不乏人力、資源甚或宗教自由的環境,是甚麼原因讓她長年未能成熟起來,反倒在遇上風吹草動就開始呈現內部崩潰?顯然,這個現實不太可能只以「好多人移民」、「唔夠人讀全職神學所以唔夠牧者」等理由回應,反之更可能印證耶穌基督的警告:過去「發展不錯」的教會或者只是一個聽見真理卻不遵守的群體,所以遇到河水沖擊就嚴重毀壞(馬太福音7:24-27;路加福音6:46-49)。

這不是要否定當下處境的挑戰,可是亦正正顯示我們是否真正明白自己必須悔改。一旦不搞清楚自己的實況,只急於「尋求召命」,還滿以為這就是回轉的象徵,可能只會陷入另一個版本的「一時振奮」,然後再一次承受假象所帶來的跌倒與失望。

經上不是說嗎?「除耶穌基督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着得救。」(使徒行傳4:12)若我們根本不甘願真正面對那位以光照出黑暗的上主,又如何得著拯救、領受使命呢?

Previous
Previous

咩咩@沸點:燒味大叔的職場神學

Next
Next

姚志豪:「他/她」就是「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