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浩:凡勞苦擔重擔的人

早前同工們受邀到中學與社會服務團的學生分享劏房議題。現時坊間存有不少媒體、民間資訊,或是非牟利機構主題式活動,向公眾剖析居住在分間樓宇單位的種種惡劣狀況。相信對於就讀高中的同學,這些知識並不陌生。不過我們理解相關議題時,往往是習慣將焦點放於客觀環境和數據分析,而不是居住者本身。所以同工嘗試更多從感性角度上,啟發同學有更多不同面向重新認識劏房處境。

關懷貧窮學校教育課程會運用到不同形式的體驗式學習,帶動參與者主動進入到議題當中。被稱為「街坊dialogue」的真人圖書館環節,往往是課程中最令人期待的畫面,由街坊親自出面解畫。這正是將一個本身頗有抽離感的社會狀況,剎那間用有血有肉的方式呈現,這種震撼教育,至今仍是令參與者深刻的形式之一。

▍ 獨力照顧特殊孩子的劏房媽媽

這次讓同學「借閱」的「圖書」是一位母親。在以往居住劏房的歲月中,她不僅要獨力照顧兩名子女的起居生活,還要兼顧工作以應付日常開支。之後得悉兒子有特殊教育需要,她更是全盤摒棄了工作。為了紓緩其學習障礙,多年來日夜奔波勞碌,四處尋覓坊間資源自救。每當分享到這事,街坊總會因為想起對女兒成長中的忽視而覺得有所虧欠,嘆息不已。

與同學的對話中,街坊自身的經歷往往最吸引人的地方不在於「販賣慘情」,而是在於一個飽經風霜的困境下,仍然綻放出無比閃耀、堅強不屈的生命力。正因為聆聽者同樣以同理心觸碰當中的沉重和崩潰,才更深明白對方沿路一直走來不易。到了這個時候,同學已經不只再側重於資訊性問題,也開始從街坊的心路歷程,認識劏房住戶處境和狀態,乃至社區關懷。而每當聆聽者問及街坊心中盼望的緣由,是甚麼一直支撐她走下去時,街坊總會不其然提到兩位貧校同工。

「唔係親人,但勝似親人。」一句勝過千言萬語。街坊猶記得當初來到香港無親無故,需要在陌生的城市獨力撫養兩個年幼的孩子時,縱然與兩位同工只有一面之緣,在往後六、七年間便結下了不解之緣。沒有血緣關係,不過多年來猶如家人般的關切,在窄路中微塵相伴。

▍ 街坊最缺乏的不是飯菜

街坊的生命見證,也是牢牢地在教導同工們應該如何持續地與受壓迫的鄰舍同行。當我們也深受社會上的效益主義所影響,追求以績效為宗旨時,很多時就會慣於用解決問題(problem solving)的向度出發,來看待社會問題下的「client」。大家明白議題背後,根深蒂固的結構性問題往往是很難在中、短期內排除的,所以就選擇做很多慈惠性的物資派發工作。

但是,物質補足不會是回應處境性匱乏的萬能藥。因為生命的更新,也包括了靈性上的充權。相信街坊的分享,正在提醒、勉勵我們辨識社區問題和回應群體需要時,要避免成為一個單純的功能性角色。平常落區經驗中,同工就會留意到街坊從來最缺乏的不是飯菜,而是聊天的人。當不少人放下物資就匆匆擦肩而過時,又有多少人願意/覺得需要停下來,關心對方的近況和狀態呢?

誠如同學所說,我們確實做不到感同身受。但這種有溫度的問候,可能才是城市中最需要、最匱乏的。這就正如當同學感受到街坊生命的熱度時,同樣用到充滿澎湃熱情的歌曲〈世一〉、〈你是你本身的傳奇〉、〈世上只有媽媽好〉來回贈街坊一樣。即使雙方也只是彼此生命中的過客,也能建立到這種關係深度。

記得有同學在最後回饋禮物時分享到一段聖經經文,馬太福音11章28節:「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但願我們「看見」那些背著重負的人,並能像耶穌一樣成為他們的心靈同行者。

(作者為關懷貧窮學校同工)

Previous
Previous

袁天佑牧師:荒謬時代,求主憐憫

Next
Next

Victor:Asbury見聞:復興不是自high而是對神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