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樂祈:《First Love初戀》——一個期望以普通作為主軸的非普通日劇
▍ 自然的演技引人共鳴
(內文有少量爆雷)「自然且普通的演技勾起觀眾的回憶。」(自然で普通な演技が観る人の思い出をかき立てる。)八十後日本藝術家寒竹百合編劇暨導演的Netflix日劇《First Love初戀》近日備受好評,而當她接受媒體訪問時說起這一點(註1),我覺得十分具深度。
她分享到除了演員本身精彩的演技,還有製作單位如何在過程中下功夫讓演員能自然的流露情緒,例如特別聘請廚師烹煮外表和味道都一流的美食,讓演員吃時能自然而然的笑起來。在劇裡自然的演出能有效把觀眾帶到他們自己經歷過的種種片段,並在自己的回憶中與作品的故事與角色產生共鳴。
▍ 劇中角色的掙扎與喜悅離我們不遠
「每個人都經歷過初戀,這沒有甚麼特別。」(初恋って誰もが経験することで、特別なことじゃない。)雖然寒竹小姐這句說話對某些朋友可能有點衝擊(笑),但我想她的重點在於《First Love初戀》的初衷是想以人的平凡生活來言說故事:編織故事的內容愈是普通,演員表達愈是自然,才容易引起靈魂的共鳴(魂まで響くような)。當然劇集始終會有些不尋常的橋段,畢竟如交通意外導致失憶這類情節就難以稱得上普通,但各角色面對的喜與悲仍然很真實。
感情失意、理想失落、渴求純愛,或多或少都在我們生命中出現。正是劇中角色面對的掙扎與喜悅離我們不遠,所以才使這套日劇得到這麼多人的注目吧?
▍ 教會抗拒平凡故事?
但,寒竹小姐的分享又引起我對教會「說故事」文化的反省。不錯,信仰群體其實是一個經常分享故事的地方。我們在兒童主日學要說故事;在團契小組會說故事,在佈道會會說故事(又到聖誕,又到聖誕)。不過,我們好像容易對自然、普通的故事感到抗拒。「在團契小組分享這些小事請大家為我祈禱,會否太奇怪?」「在佈道會分享這些沒甚麼高低起伏的見證,會否不夠吸引?」為何我們會這樣想?這真是一個好問題。也許我們覺得與神相遇的經驗都不應太過平凡?也許我們覺得平凡的故事很難吸引未信的朋友留意?
不過,我在初期教會的故事看到不一樣的風景。當基督宗教未被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 272-337)帶到一個嶄新的社會及政治高度,甚至有學者在思想那段日子,是否真的存在一種顯著的「早期基督徒使命」(the early Christian mission,註2),基督信徒曾經是那麼的低調——相對於它後來在羅馬及君士坦丁堡的發展。反之,當時的基督徒更重視的可能只是自然、普通的生活見證,聚焦於如何過基督徒應有的日常生活,如禁食祈禱、保持穩定的婚姻與家庭、不斷關注窮困和有需要的人等等。(註3)不過,從歷史的脈絡去看,他們的「低調」並沒有削弱初期教會作見證的功能。箇中對我們的啟迪,其實頗有意思。
▍ 「普通」生活已能結出子粒來
耶穌不是說過嗎?「我就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甚麼。」(約十五5)我們又有否全心投入與基督的關係之中?看似普通的基督徒生活,其實已經可以結出很多果子來。與神沒有確實的生命連結,可能才是我們有時誤會平凡中難以為主作見證,轉而追求「顯眼故事」的主因之一。
#低聲投稿
【《First Love初戀》——一個期望以普通作為主軸的非普通日劇】
文:黃樂祈
(分題為編者所加)
註釋:
1. https://otocoto.jp/interview/ikenobe199/
2. Leif E. Vaage, “Ancient Religious Rivalries and the Struggle for Success: Christians, Jews, and Others in the Early Roman Empire”, in Leif E. Vaage ed., Religious Rivalries in the Early Roman Empire and the Rise of Christianity (Ontario: 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2006), p.16.
3. Carolyn Osiek, “The self-defining praxis of the developing ecclesia”, in Margaret M. Mitchell & Frances M. Young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vol.1: Origins to Constantin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2006), pp.2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