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我們的九型人格是否會改變?

昨天小編邀請了幾位信徒分享九型人格測試的結果,不少人提到結果跟他們之前做的不同,究竟我們的九型人格是否會改變?

建道神學院聖經系助理教授葉應霖博士是MBTI認證施測師、九型人格專業執行師。他向小編表示,MBTI和九型人格屬「類型性格論」(type theory),是不變的、天生的。測驗結果每次不同,是因為做錯了,有時候問卷所反映的只是們當刻的狀態。

他比較認同「敘事派別」,透過與人交談,或花很長時間觀察自己的狀態,再在理解測驗指引後為自己把脈,而不是單做問卷,「做九型問卷的人很多時用MBTI的傾向去回答」,他指九型和MBTI是對應兩個不同的意色層。

不同心理學理論有不同的人格概念。按其敘事人論,人可以籠統地分為四個層面:
1. 處境角色
2. 處事及待人接物風格(MBTI)
3. 內裡動機、防衛機制(九型人格)
4. 人生觀(人與上帝的關係、對死亡的看法)

他另提到,自行做九型人格的問卷的結果多數都不正確,因為九型不是用行為去探索人的敘事模式,背後是問人最害怕的事,「很多人未到30歲,根本觸摸不到自己內裡的防衛機制和核心恐懼。」相反,MBTI較九型人格與人的行為模式更有關,超過20歲就容易掌握。

▍ 盡力發揮上帝所賜的LEGO

「性格就如上帝所給予的lego。」葉應霖提到,即使兩個人擁有相同的lego,但因著不同的信仰、對世界的看法,就會砌出不同的東西,活出不同的生命。

他指,主不會問人的九型和MBTI是甚麼,但會問人有沒有忠心運用神所賜的,「一個人能否忠心maximize自己,會受到有否了解自己的九型和MBTI影響。」

不過,他不太認同初信者做這些性格測驗,可能會被此限制自己,應該有咩就學、有咩就睇。相反,信主一定年日的人,應了解自己的性格,不能甚麼都照辦煮碗。

「即使我們清楚自己的性格,但在一些特定時候,我們會願意從別人的角度出發,願意逆性而行。」

教會對於坊間的心理測驗看法各異,更有人認為:「心理學只是世上的小學,我們讀聖經就得」。葉應霖則認為,現在的人很渴望認識自己,如果仍用上一代的想法――「只管合埋眼在教會四面牆內讀聖經」,這只會讓下一代覺得信仰困在死角,「其實好唔make sense」。

「其實人的品性、性格、氣質,全部都是環環相扣,我教MBTI和九型會放在敘事神學的框架下去教,不能獨立抽離地講。」

文:KOC

See this content in the original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