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張祥志回應《保守我心》

〈保守我心〉的討論熱度減退,最初撰文而引起討論的香港神學院神聖經科副教授張祥志,日前都在社交平台發表三篇文章回應,他稱第三篇文章為心跡篇(https://bit.ly/3EHqDF0),他解釋了今次批評背後的想法和感受,並評論普遍現代詩歌的情況。

張祥志坦承,十月初的帖子「字眼有部份用得強烈」,但強調不是要針對任何人,只是針對現象,發帖前完全不知道誰是作者、填詞人、主唱等背景。「用字字眼強烈是因為我在教會事奉數十年,眼見這種對聖經偏差理解的風氣甚為嚴重,影響深遠,有點像耶穌為聖殿的敗壞而焦急一樣。」後來當由「現象」涉及到「具體人物」時,他便收回嚴厲字眼。他表示,若過程中所引起的誤解傷害到詩歌創作團隊及喜歡那首詩歌的人,而作出衷心致歉。

1985年創作第一首詩歌並出版過30多首詩歌的張祥志自言,做過創作歌手,明白創作現代詩歌時所需要和付出的熱誠、禱告、努力和專業知識。他就著現代詩歌提出三個觀察:第一,詩歌經常沒有理會所引的經文的整體信息,有時這些對詩歌片面的理解,往往與經方向背道而馳。

第二,不少詩歌在同一首詩歌中加入不同經文的用字,「每段經文出現時都有其獨特的處境,而這獨特處境和上下文決定了聖經字眼的理解方向」,而不少現代聖詩將每個聖經字句抽離它原本的處境脈絡去任意使用,結果就很容易偏離原意,他建議,若運用聖經字句之先,需好好理解聖經原初的處境意義和按照這處境意義來寫作。

第三,現代聖詩題材的狹窄,很有神是「全部為你」的感覺。這種單一題材顯示了人的信仰思維和範疇很狹窄,他提醒,好好研究經文的豐富處境,然後用現代筆觸把當中的重心信息創作詩歌,相信對信徒的生命必更有造就、對神心意的認識必大大擴闊。

張祥志憶述,當時做福音歌手要四出佈道和分享信息,他眼見自己的不足,於是便去讀神學。經過多年的鑽研及教授,他驚覺自己過去所寫的詩歌「淺陋錯誤」,分享「無知輕浮」,到今天再聽自己的作品,「想把這些錄音都永久刪除算了。」他鼓勵,信徒透過進神學院、上主日學、上網聽道、參加讀經機構的研經班讀神學,「若連這些最基本的信仰問題都未弄清楚,我們如何傳福音呢?我們又如何透過詩歌將正確信息傳遞給信徒呢?」

▍ 原始和聲:事件後更決心繼續做基督教音樂

就著張祥志的三篇回應,小編聯絡原始和聲創辦人李俊霆邀請Daniel Chu回應,他指Daniel不會就事件作特別回應,他們都已在日前的直播(https://bit.ly/3MBeDXn)回應了。

在原始和聲十月十一日的直播中,他們提到不少人擔心今次事件令樂團解散,他們反而指事件令他們更覺得「要繼續行下去」,決心要做基督教音樂。

李俊霆在直播上提到,團隊早前曾就事件作討論,當時Daniel表示再聽原始和聲的歌,從中取得很多力量,以致能繼續走下去。李俊霆指:「(我們)被我們的創作首先祝福,而那些創作是我們與神的真實經歷,所以我們要繼續,大家不用那麼擔心。」

Daniel在直播尾聲感謝每個關心原始和聲的人,表示他們都沒問題,世界都在神的手中,他們也在神的手中。

▍ 郭鴻標:若停留表態式陳述難有進步

張祥志的其餘兩篇回應文章,先解釋深淵的經文詩篇四十二(https://bit.ly/3Sme8lz),以及從聖經不同經文談到「深淵、波浪、海、大水等在聖經中基本的觀念都是邪惡」(https://bit.ly/3EJrJjp),而作者會按其想強調的層面去運用,最重要的乃看經文脈絡而決定,重申詩篇四十二/四十三篇是在強調深淵的「邪惡」性質。

建道神學院副院長郭鴻標牧師早前在宣道會錦繡堂講道(https://bit.ly/3VzNTKY),講題為「舊約聖經對深淵的理解」。他提到〈保守我心〉的爭議,指如果香港教會只停留在表態式的陳述,缺乏深入的理據,便難有進步。他亦指出「深淵」(Tehowm)在舊約聖經有三方面意思:在上帝控制底下、帶來威脅、帶來祝福。

郭鴻標也指,「若果只有幾百至一千字文字表達,卻要講一些複雜及富爭論的課題,引發沒有内容的爭論,並不是增長知識,而是浪費時間,應該避免。」他亦鼓勵基督徒創作者,提升自己,「個人藝術創作是抒發情感,不定要太多框框,亦不需要理會別人是否認同。不過,要影響整個基督教界,就不能只顧自己的感受。」

文:KOC

See this content in the original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