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情侶用木工抗衡只追求效益的文化
「木工」對你來說是甚麼?是中學的學科?是舊式工藝?還是裝修師傅的技能?對於這對90後情侶Andrew和Hillary來說,木工是抗衡這個追求效益的社會文化。他們更嘗試將木工和社區結合,希望藉木工作品喚起人關注社區,甚至各人用自己的專長去保留這些文化。
▍ 用木工抗衡追求效率的文化
Andrew與木工的相遇要由2019年講起。工程系出身的他當年在機場實習,深深體會到機械式的生活,下班回家休息再上班,令人變得麻木。他提到,當年機場「發生很大件事」,但辦公室裡的人沒有任何反應,只關心不要阻住自己下班。因著這段經歷,他畢業後沒有做工程師,反而去做小提琴復修學徒,「想做不一樣的事情去抗衡這種(機械式)文化」。他指造小提琴要花很多時間,「一講效率就不美」。就是這樣,他在這一年學徒生涯中學到很多木工知識,並更欣賞木材的美。
可是,從事小提琴復修一段時間,Andrew就發現自己宛如一個工廠員工,因為這個行業雖然強調手工,但相對來說更執著產量,「我在那裡不能用木頭展現其自身的美,每天的重點就是造到和賣到多少隻琴。」在那個時候,他就跟Hillary開了「從木工作室」 @h_a_workshop ,在工餘時間去實踐他對木頭的執著和理想,後來更完全離開復修小提琴的工作,投放更多時間在工作室。
▍ 盼喚人關注社區:保留香港的美
至於他們為甚麼將木工和社區結合,Hillary笑言:「是我私心的喜好。」她從中學起就留意香港歷史和社區,當見到Andrew製作不同的木製品,她便提議加入社區元素,希望藉作品令人關注社區,甚至推動到不同人用自己的專長去保留文化。Andrew說:「在這時代,就是透過我們每個人微小的力量去反思和行動。」現時他們的IG account不單售賣自己的作品,也有不少內容介紹香港的地區文化和歷史,有古蹟、舊區、小店⋯⋯
Andrew自言對於社區的興趣的確不及Hillary,不過他慢慢發現木工和舊區兩者的共通點:皆不被重視,被視為沒有效率,背後卻盛載著自身的美。他慨嘆,香港人都不會再找本地師傅去造家俬,寧願買一些內地工廠大量製造的家具,但他認為本地做木工卻是「展現一些工廠不能展現的美」;而舊區同樣被視為效率不佳,總面積遠比高樓大廈少,可是保留並盛載著香港美麗的部份。
▍ 難尋本地木材 upcycle棄置卡板
Andrew和Hillary除了用作品去喚起人對社區的關注,更會到街上尋找被棄置的木卡板,並升級再造(upcycle)。Andrew提到,很少人會使用這些卡板,因為需要額外的工序,例如花時間磨去外面的骯髒,所以人們寜願買紅酒箱,也不會用卡板。「當我有這個技術和器材,能夠用到它(卡板木材)就用囉!」他們現時主要在工作室所在的工廠大廈內執拾廢棄卡板。Andrew指,卡板體積太大,有時放到佈滿灰塵,都沒有人處理,「如果我不用,它就會被送往堆填區。」在執拾的過程中,都令他們更關注所身處的社區。
談起找木材,Andrew指現時大家在木材舖買到的都不是本地木材,但其實香港有大量台灣相思樹,而台灣相思的平均壽命只有50至60年,步入老年期便會枯萎。Andrew感慨過往志記鎅木廠會處理這些本地木材,可惜志記因收地而被迫遷,處理台灣相思樹的組織就所剩無幾,一方面浪費了這些本地的豐富資源,另一方面他都不知難現時有甚麼途徑可以購買本地木材。
同為基督徒的Andrew和Hillary,除了結合木工和社區,更會舉辦木工靈修工作坊。如果有興趣,就記得留意明天的帖文!
文:K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