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革命》觀後感(1)

▍ 陳恩明牧師:反思香港人的身份

在六月一日就已經看了《時代革命》的陳恩明牧師表示,電影講述陳伯的部份頗動人。那部份由馬屎埔事件開始談起,講述青年人如何幫助陳伯,到他後來如何去幫助青年人。陳恩明認為,這些都表達了與他相同的心聲:「我哋只不過係想保護啲細路哥。」

陳恩明指難得可以回看這些事件,開心有人幫忙將運動的日程表寫出來,認為要慢慢地看,多看幾次,過程中不斷地發問。

紀錄片以「榮光歌」結束,令他印象深刻。這令他思考應如何看待香港人的身份,而這個身份該由誰或如何去界定,「現在用立法否定這些東西,是否奏效呢?⋯⋯是應該將之抹去、推倒?還是鞏固?但鞏固到甚麼地步?」他認為《時代革命》令這些問題再次浮現,人們亦需要空間思考。

他坦言有個異想天開的想法,就是大家在教會小組看這部電影,之後一同討論;並指如果有人能編寫討論指引,可以成為很好的公民教育工具。「我們不應有忌諱,意圖去忘記或掩飾這些事⋯⋯這樣真相就不能完全地披露。」

他指出,現在的客觀環境想將這些事掃走:「已經過去了,看!現在多麼平靜和美好。」——但他認為這只是掩耳盜鈴。

▍ 趙善榮:不論在何地都屬港人群體

逾五十歲的信徒趙善榮提到這一兩年在香港,已久未接觸到反修例運動的相關資訊,希望透過觀看《時代革命》讓自己沉澱和反思。他表示,看完紀錄片的首節,已覺得沉重到透不過氣,他深刻記得社工陳虹秀說的一句話:人類歷史上沒有社會運動以死亡去參與。

他指某程度上,香港這一兩年某些歷史好像消失了,但不同片段、事件、不同朋友的參與都深深建立在每個香港人的心裡面。

「這些影像和話題,在這一兩年間的公共空間和大眾恐懼中缺席,現在重新令我們接觸和思考這段震撼的歷史,反思這在生命中的意義。」

「我們年長的一輩,好實在地欠了年輕人的債。我們這一輩在19年的時候,未必有很多積極的參與。」

不論當時的參與如何,他看畢整套影片後,希望未來能為香港的群體出一分力,與年輕一代、受打壓的人同行,一同繼續上路。

最後片末提及香港人身份,讓趙善榮清晰確定自己的身份不是無故出現,「我的身份不論在哪個地土裡,都是屬於香港的群體。」

採訪:KOC
(圖:《時代革命》預告片截圖)

Previous
Previous

《時代革命》觀後感(2)

Next
Next

關心妍鄭秀文合唱〈上帝早已預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