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聖經公會:Gen Z年輕人16%返教會,比2018年的4%明顯增多
不時聽聞,西方國家返教會的年輕人愈來愈少,昨天(8日)英國聖經公會(Bible Society)發表調查報告《Quiet Revival》,卻指近六年返教會的人數增加過半(由佔人口8%增至12%),18至24歲的Gen Z更從2018年僅4%至少每個月返一次教會,上升至2024年的16%,25至34歲的青年人也由4%升至13%。
其中一個研究員McAleer認為,這扭轉了大眾對英格蘭及威爾士教會萎縮的一般印象。他們在2018年用問卷在網上訪問了19101個英格蘭及威爾士的成年人,2024年底則訪問了13146人。
▍ 逾八成返教會的18至34歲青年指「有未來可盼」
根據調查數字,21%的Gen Z男性至少每個月返一次教會,比同齡女性的12%要高。但研究員指出,這並非因為年輕女性離開教會,其實不論男女,返教會的Gen Z人數都有上升。
報告指,返教會的18至34歲青年之中,84%指「有未來可盼」,80%自覺「人生有意義」,也有63%及70%稱「與鄰舍關係親密」、「對目前的生活滿意」。「經常緊張或抑鬱」的人則有44%。沒返教會的同齡受訪者中,只有25%覺得跟社區有密切關係,是最明顯的差別。
其中一個受訪女子Moesha說,自己一直約會、飲酒、吸食大麻,卻依然失落。當她想戒酒,卻發現自己懷了身孕。她覺得「自己需要為另一個人負責任,而這個歷程需要上帝幫助」。
▍ 返教會的人落力改變社會
報告又指,有57%返教會的成人認同「盡綿力改變社會是重要的」,認同的比例在18至24歲最高,並隨年齡減少。過去一年內,有約四成的教會人定期做義工、捐款給食物銀行或捐出家具給家品店,而出於道德理由杯葛某公司、參與公眾諮詢、改善環境的人也有約20%。
研究員認為,這些數據說明教會增長「不只是基督教的好消息」,更繼續影響及塑造社區,所以應該視為「社區的行動者」,政策諮詢時需要聆聽的一把聲音。
例如已退休的Andy,就看到廚餘浪費的問題,駕車將慈善團體收集的廚餘送去不同的地方。他說「我並非游手好閒,但想接觸日常生活見不到的人。這正如耶穌所作,是我信仰的實踐,所以我無意停下來。」
受訪者的教派分佈也有所改變,英國國教聖公宗的人數下降,而天主教、靈恩派的聚會人數就有上升。這個趨勢在18至34歲的青年之中,較為明顯。另外,返教會的人之種族也更為多元,每五個就有一個不是白人面孔,受訪的黑人之中,有接近一半至少每月返教會一次。
文:J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