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的疑惑:想成為基督徒但驚屋企人唔畀同朋友歧視

日前一位中學生投稿NSS Secrets,指自己由小學到中學都就讀於基督教學校,本身不是基督徒,但對聖經課講的聖經故事有興趣,平日也喜歡唱詩歌,曾經參與團契幾次,有意成為基督徒,但礙於家人都不信耶穌,還叫她別參與團契,不想她「畀人捉去聽耶穌」,而她身邊的朋友也沒人是基督徒,同班也只有3名基督徒同學。她直言「真係幾想信耶穌」,卻怕家人反對和朋友歧視,問大家應該如何是好。

帖文短短一日內已有數十個回應,有人貼出加拉太書一章10節的經文:「我現在是要贏得人的贊同嗎?還是要贏得上帝的贊同?難道我是要討好人嗎?我如果仍舊要討好人,就不是基督的奴僕了。」更有網友直接建議樓主「自己偷偷去」團契,認為「信唔信都係你決定」。也有網友建議樓主跟負責團契的老師或組長談談,畢竟網友不了解她的確實情況,認為他們應該較能幫助樓主。

在基督教中學擔任宗教主任的Sandra向本台表示,家長的反對往往來自過去對教會或基督徒的不良經驗,建議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見證和行為,慢慢令家長改觀。她認為若家人真的非常反對,也用不著勉強參與聚會,教會或團契的弟兄姊妹可在聚會以外的時間,透過其他方式持續關心和牧養這位慕道者,為她及其家人禱告。她認為見證和與家人的關係也很重要,因為最終也希望家人會信耶穌,鼓勵以愛和耐心對待。

對於學生擔心會遭朋友歧視,Sandra指出中學生在青春期階段,很介意別人怎樣看自己,會擔心自己跟身邊的人不一樣,而基督徒在多數的學校中都是少數,基督教的形象也很受學校的呈現、基督徒老師的見證等影響。她留意到該學生班上有幾名基督徒同學,建議嘗試跟他們做朋友,看看能否成為屬靈的同伴,也鼓勵她繼續透過聽詩歌、讀聖經、看書等方法尋求神。

於青少年福音機構服侍的同工AJ也聽聞,不少中學生因朋友眼光不敢表達基督徒身份,甚至因此不敢信主。她指出他們未必對福音抗拒,而是擔心在基督徒比例較低的學校裡,會因「基督徒」的身份被認為是異類、「kam友」。她建議學生找屬靈導師同行,也多與身邊的基督徒相聚分享,一起面對掙扎和信仰成長的歷程,「十二門徒都是時常在一起生活、支持彼此,需要有群體一起同行。」

AJ強調做基督徒不一定等於「膠」和「耶L」,基督徒就是身邊人當中耶穌基督的臨在,而耶穌基督就是與人一起生活、吃飯、哭泣的那位,正如保羅說他「對什麼人,就作什麼人,為要贏得更多人」,我們不用「hard sell」信仰,卻不妨找機會跟朋友傾談,了解他們抗拒甚至歧視基督徒的原因,或許當中其實有些誤會,而傾談正是化解這些誤會的開始。

文:LikHang

Previous
Previous

美國聖經公會調查:聖經使用者增加 年輕世代增長明顯

Next
Next

《時代革命》導演周冠威坦言在港拍攝新片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