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奴隸制同基督教有關?
你知唔知廢除奴隸制同基督教息息相關?今日(3月25日)係「奴隸制和跨大西洋奴隸貿易受害者國際紀念日」,詩歌《奇異恩典》作者紐頓和國會議員威伯福斯努力推動廢除奴隸制度,最後成功令英國在218年前的今天立法廢除奴隸販賣。
15世紀至19世紀末,西方世界透過襲擊、綁架、貿易等手段把非洲大陸的人民作為廉價勞動力提供到美洲。雖然奴隸制早已存在,西班牙和葡萄牙亦早已開始販賣奴隸,但英國販運奴隸的模式日漸成熟,販運奴隸的數量和獲取的利益很快便超越西班牙和葡萄牙。
▍ 販奴者後悔當初 揭露販奴黑暗內幕
在英國出生的約翰・紐頓(John Newton)年輕時加入販奴行業,積極以販奴賺取金錢。1748年,他在北大西洋海上遇上風暴,差點喪命,他在恐懼之中向神呼喊,最終船隻轉危為安。這次經歷令他成為虔誠的基督徒,但在之後幾年,他仍然作販奴船的船長航行過三次。
不過,他開始同情奴隸,其後因健康問題放棄海上生涯,在利物浦海關工作,又積極參與基督教福音工作。1764年,紐頓出版了自傳,詳細揭露販奴船上奴隸的惡劣情況。同年,他成為牧師,及後寫了《奇異恩典》 曲中的歌詞,成為至今仍然流傳的詩歌。
紐頓於1788年發表《非洲奴隸貿易的思考》一書,為自己曾經販賣奴隸而懺悔和道歉,他在書中指自己「沉默,在這樣一個時刻,在這樣一個問題上,於我而言就等同犯罪。」這本書被送給英國議會每一位議員,其中包括年輕議員威廉・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
▍ 年輕議員決心推行廢奴法案
英國反對奴隸貿易的團體於1787年組成了廢除奴隸販賣委員會,威伯福斯成為委員會在英國議會的代言人。由於會影響透過販奴獲得利益的團體,威伯福斯主張廢奴的發言引起很大輿論,他更曾被毆打和威脅。同年,循道會的創立人約翰・衛斯理寫信給廢奴委員會表達支持。到1790年,以威伯福斯為首的英格蘭聖公會福音派基督徒組成了「克拉朋聯盟」(Clapham Sect)。威伯福斯和克拉朋聯盟相信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他們重視人的價值。
衛斯理也在1791年寫信給威伯福斯,請他留在議會推動法案通過。1796年,他連續第9年向英國議會提出廢除奴隸貿易法案,但卻再一次在投票中失敗,當時他打算放棄並退出政治圈。但紐頓寫了一封信鼓勵他堅持,指他「是作為上帝的代表」。
經過多年努力,英國議會經過通宵辯論,在1807年2月24日終於以283票支持,16票反對下通過廢除奴隸販賣法案,法案在同年3月25日獲得國王簽署。在英國境內販奴被視為非法,奴隸船會被徵收每一個奴隸100英鎊的罰金。但法案的阻嚇性不大,仍有奴販會繼續貿易。
在威伯福斯和克拉朋聯盟的努力下,英國在1833年通過了廢奴法案,宣佈英國全境廢除奴隸制,決定奴隸制為不合法。到1834年,英國所有奴隸被解放。
文:Bet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