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調查:64.7外賣員視為主要收入 僅37.1%月入超過1.5萬元
外賣平台盛行,外賣員的處境受到關注,政府調查發現,約四分一外送員每週工作逾44小時。超過六成受訪者指外賣員收入是其主要收入來源,但每月平均收入超過1.5萬元的不足四成。外賣員權益關注組認為調查方法有不足,無法看到少數族裔外賣員的情況,參考價值有限。
勞工處委託政府統計處在前年12月至去年3月進行調查,1.29萬名回覆的外賣員有全職亦有兼職,其中24.9%受訪者每週工作多於44小時,以五天工作計算,平均每天工作9小時以上。 收入方面,以外賣員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的佔64.7%,但僅37.1%每月收入有1.5萬元以上。
外賣員權益關注組成員林凱汶在港台節目表示,調查以拍門形式進行,似乎未了解行業實況,因為全職做外賣員較多是少數族裔,他們是外賣員行業的中流砥柱,「相信有叫過外賣的也感受到」,但拍門較難找到他們受訪,故此認為政府調查得出的數據偏頗,參考價值不高。
林凱汶指出,工傷應是要優先處理的問題,他們接觸很多工傷的外賣員,現時外賣平台要求他們準時和搶單,其實是犧牲他們的生命安全,而他們幾乎是「零保障」。雖說外賣員較彈性和自由,但實際上應用程式對他們的操控是無孔不入,透過定位可知道他們在哪些地方停留多久,收集數據後再決定對外賣員的獎罰,從而控制其工資,而這些操控一直未有被正視。
外賣員的工作亦缺乏保障,林凱汶舉例指,近日戶戶送(Deliveroo)決定撤出香港,外賣員卻不被當作員工,基本上連遣散費都沒有。
文:Lik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