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房政策民間諮詢 街坊:業主不登記街坊也不敢舉報
劏房支援連線於今早(18日)舉辦「簡樸房政策民間諮詢會」,邀請立法會議員聆聽街坊對取締「劣質劏房」的訴求。立法會議員狄志遠質疑「水漲船高,邊個埋單」,擔心劏房戶因為無力承擔「簡樸房」租金而搬到更差的居所,「愈住愈下流」。有西營盤的劏房街坊指,單身的「一人非長者」街坊不獲安置安排,認為這是「歧視單身」,要求政府一視同仁。
▍ 狄志遠:唔希望情況好似改善,其實有人受害
狄志遠指,如果只談取締劣質劏房,沒有相應的安置時間表,街坊的處境有機會「好似改善咗,其實有人受害」,更稱不想看到有一個家庭受害。根據政府數字,現時香港有11萬劏房戶,有3成住在劣質劏房,而簡約房、過渡性房屋加加埋埋不過5萬,而申請人又不限於劏房戶,並不足夠。如果留在劏房市場,裝修過的「簡樸房」可能租金更貴,狄志遠質疑「水漲船高,邊個埋單?」街坊無法負擔貴租,只有搬到不受規限的天台、工廈等更差劣的劏房。
他更直諫政府「唔好用埋啲嗱喳招,叫街坊篤隔籬鄰舍住喺劣質劏房,好似做間諜、批鬥咁。唔好破壞社會氣氛啦!政府有咁多公務員,監察工作應該由佢地做。」
▍ 西營盤劏房街坊:呎價同豪宅一樣
座上有西營盤的街坊訴說,該區的劏房呎價是豪宅呎價,而海味街附近的唐樓都是無掩雞籠,看更、業主立案法團都冇。她認識一個單身獨居的朋友,做酒樓看更的月薪低過$3000,業主不肯續約後無處容身,「有糧出就去時鐘酒店瞓幾個鐘,冇糧出就去阿媽間老人院舍住」。有見「一人非長者」不能申請簡約公屋,她擔心政府取締劣質劏房會令更多街坊流離失所。
她又以自己為例,租樓時曾向業主表示「呢度冇交印花稅,非法㗎喎」業主都只是回應,這是他老竇的地方,不喜歡就不要租。面對劣質劏房業主,她擔心街坊「一舉報就會被逼走」,即使業主願意裝修,或會提高租金,同樣趕走他們。
在座也有觀塘街坊指,即使業主不登記劏房,街坊都不夠膽舉報。也有荃灣街坊指,劏房衛生問題嚴重,垃圾堆積樓梯都沒人清理。立法會議員林筱魯就回應,衛生不只是劏房問題,好多舊區都有,而且「去到衛生問題,真係要舉報(鄰舍),盡公民責任。」
▍ 學者:業主有定租權,住戶無力議價
城大公共及國際事務系客席教授葉毅明指,業主與住戶之間的權力極不平衡,幾乎由業主壟斷定租權,住戶無力議價。以前政府稱劏房屬「私人行為」不願管制,但他認為實有必要。劏房連線成員連瑋軒則表示,設立「起始租金」,正是為了防止業主牟取暴利之餘,仍容許加租。
葉毅明不滿,政府隻字不提劏房市價,託辭「唔知租金數據」。他指,不論是基建,還是地產起樓,都有估價,不解何以惟獨劏房冇。即使未能準確標出價位,也至少能劃出某個範圍。有了這個市場「合理租金」,自能定出「起始租金」。
他堅持,「簡樸房」只是混淆視聽,應該仍然稱為「劏房」,因為那些基本生活條件其實仍不理想。連瑋軒補充,政府在2021年發表的《2030+》願景,指出人均居住的空間應該是20至22平方米,跟「簡樸房」的8平方米相差甚遠。惟同場的立法會議員謝偉詮則說,「要現實啲,取締嘅只係劣質劏房,劏房係有佢嘅社會功能。」
文:J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