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從無家到有家

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在今年8月由南昌街7000尺的會址,搬到現在大南街約700尺的新地舖,已有約兩個月。同工和老友記好像都在這變化中,慢慢適應下來,特別對那些多年接觸協會的人來說,重要的大概不是它在甚麼地方,而是那些日見夜見的人。

在某星期五的中午時間,記者到訪這新會址參與其中。瞥進大南街的地舖內,不難見到一群人正在聚會,那是協會固定的崇拜,一些信主的會眾會跟著帶領的職員唱聖詩,而那些沒有信仰的人,他們或跟著哼唱,又或安靜地做自己的東西,很有默契地讓這個崇拜順利進行。

在崇拜完成後的一瞬間,大家便趕緊收拾環境,準備午膳時間。當中有的是附近街坊,有的是住在協會提供的宿舍的人,有的是住在板間房的人,但無論現在住在甚麼地方,不少人都是一星期來足五天(協會的活動中心每週日休息),固定地和身邊這群人吃午飯和打發白天的時間。

振強是其中一個經常出現在這裡的人。他曾因欠債離港,回港後生活艱難,輾轉來到協會,並在這裡信了主。最初他來協會時,覺得很失落,只會坐在一旁,但這兩、三年在中心的時間,大大改變了他。在這裡相識來自不同背景和性格的人,漸漸領悟和反思出更多的人生道理。

振強還在中心舉辦的無家者社區導賞中擔任嚮導,向學生和不同公眾人士分享他的經歷,他希望可以一個傳一個,由他們再分享給其他的人,讓更多人知道他的經歷。現在,樂觀的他總把「好好玩」三字掛在嘴邊,即使今年已74歲,還是充滿活力,他說:「人可以一天比一天老,但唔可以一天比一天糊塗;上半場依家已經過咗,不過都仲有下半場。」

除了幫忙社區導賞外,振強還是電話小組的成員,幫忙打給附近住在板間房的人,並定期探訪他們。參觀協會的當天,適逢是他們外出探訪的日子,振強和好幾位中心服務使用者也有外出探訪,當中甚至有人是坐輪椅來的,但都無阻他們想去和更多人分享喜悅之情。

由今年4月南昌街的舊址失火後,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就搬到大南街的新址,從樓上單位搬到地舖,並取名「有家」,努力為老友記締造「家」的感覺,而這裡的裝修,都是大家一起完成的,就好像是共同搭建一個可以包容不同人的家。他們從前無家,現在變成有家。

文:K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