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宿者上樓一年多 卻在家中獨自去世
近兩年在社署登記系統的露宿者人數大跌,當露宿者「上樓」了,是否意味他們的處境真的得到改善?有露宿者去年中住進過渡性房屋,卻無法融入新的社區,亦未得到陪診服務,直至原先服務無家者的社工上門探望,才知道伯伯已經獨自在家中離世。該社工慨嘆:「係咪畀到個地方佢住到,佢唔係露宿者喇,係咪等於佢唔係無家者呢?家係點樣嘅一回事呢?」
以坊間的定義,這位曾長期露宿的伯伯,其實已脫離「無家」。疫情初期開始住在同路舍的宿舍,伯伯到去年中獲安排入住過渡性房屋,同路舍資深個案工作員陳浚彥(Chris)在他「上樓」後,每個月仍會見他一至兩次,陪他交租、幫他閱讀信件,助他適應新生活。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居所後,Chris也鼓勵伯伯接觸不同興趣,但因為他的經歷和個性,去了一次就不願再去長者中心。
伯伯本身有長期病患,但由於未有陪診服務,Chris也會陪他覆診。由於伯伯習慣電話不長開,他們的溝通方式是Chris會在伯伯家門貼「紙仔」,伯伯見到便會撕下紙仔並回電。這次適逢Chirs休假去短宣,他便貼上紙仔告訴伯伯,有需要可找他的同事幫忙,誰知到他回港後再到伯伯家門前,發現先前貼上的紙仔仍在,他便意識到伯伯出事了。報警破門入內,伯伯的屍首已挨在床邊。
「第一下會諗,係咪自己跟得唔夠貼呢?」Chris憶述,休假前一個多星期,他才跟伯伯見過面,當時伯伯還收到簡約公屋邀請信,請他幫忙填申請表,覺得有機會去再好些的地方。他坦言感到自責,而伯伯給他的感覺是像一個「叔父」,常跟他這個後輩分享人生經驗,現在替他處理身後事,看到他的照片仍會記掛他。
Chris認為「飄泊」是無家者的主題,他們經歷了不同的際遇,總是希望找一個歸宿,而「連結」是重要的部份,即使找到一個地方,有四面牆圍住,有較安全的地方生活,也不等於是有「家」。他認為大眾開始關心無家者是好事,但再擴闊一點,當無家者「上到樓」,他就成為我們的鄰舍,「我們對身邊的鄰舍的關心又夠不夠呢?」在公屋成長的Chris坦言,現在社會上「隔籬鄰舍」的關係比以往冷淡,但對於獨居老人和有需要的人來說,可以是重要的關心和連結。
同路舍項目總監吳兆康(Deep)認為,以露宿者登記人數來定義無家者工作成功與否「是錯的」,當中有離世的,也有被政府驅逐的,而像同路舍般無政府資助的機構,也不能為服務使用者登記。他指政府資助的露宿者服務的KPI是幫他們「上樓」,但當他們有地方往之後,背後的健康問題、家庭問題,通通無人繼續跟進,而過渡性房屋的配套,顯然不能配合無家者的需要。他們需要的,其實是全人的關顧、全方位的照料。
文:Lik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