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牧者的關心和慰問好公式化?

面對負面情緒來襲、面對家人、社會的期望和評語,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自己的價值?經歷一系列生活的劇變,令Jessica意識到原生家庭令自己的自我形象和人格並不健全。自我認同感不足、缺乏安全感等問題浮現,令她無法適當地過濾別人的評價和看法。當他人的評語不斷地堆疊起來,令Jessica最終情緒崩潰,無法負荷。

▍ 原生家庭令自我認同低落?

患情緒病病的日子裡,Jessica曾「起身一諗起要返工就喊,無原因地喊」,吃藥只是治標不治本,唯有認清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學習適當地過濾和理解別人的評價,方能舒緩她的情緒困擾。曾經因工作壓力和家人患病離世,情緒飽受困擾,當時她身邊缺少能理解和分擔的友伴,又不想令家人擔心而從沒向家人訴說,令她心中的情緒無法被聽見。

Jessica認為,每個人的情緒敏感度也不一樣,他人未必能理解和明白對方的情緒。「原來身在情緒的掙扎當中,無辦法用說話話俾人聽你的感受如何。這時候,和上帝、和自己的對話和紓解便顯得很重要。」

在大學教寫作的Belle在成長的途上面對很多期望和壓力,令她不斷與他人作比較。例如學生時期的學業成績、名次、入讀的大學,到步入職場後工作的收入、家用的多寡,通通也是父母會拿來比較的準則,漸漸自己的價值觀也無形間被這些準則和比較模塑,變得自卑。

「(尋找)自我認同是一生的功課,無論是身體和精神的健康,並沒有quick fix,也沒有short way,是一生的學習,一生的投資,是在不斷的關係建立中學習自我認識,再學習自我認同。」

▍ 教會的關心好公式化?

自小返教會的Belle亦指出,有些教會牧者的關心和慰問很公式化。「佢哋唔係好聽到對方所講嘅嘢,例如當我講完我的感受,佢哋就繼續講佢哋要講嘅嘢。」她憶述被牧師關心的經驗,是答非所問,二人彷彿不在同一空間、同一個channel對話,無辦法分擔情緒的重擔。

Belle寫下舞台劇《我們之間》的劇本,探討兩代人之間的關係、自我認識、精神健康、情緒問題等的議題,描述一個三十多歲的女子在不同關係和生活張力之中,與自己對話,認識自己。這位編劇在寫劇本時,想起的其實是自己的經歷,好似她寫出劇中的牧師角色時「真係好爽」,擔任導演的Jessica卻處處從主角的經歷中看到自己。

Jessica亦指出,教會或因為資源不足,很多牧者忙於教會日常事務,以及信徒群體的牧養,無暇關顧有情緒問題的肢體。

本身是傳道人的監製阿星則認為,教會理所當然應該關懷情緒病人的精神健康。然而,他表示不少情緒病病人想融入教會,但牧者在傾談過程的反應令他覺得被否定。甚至有教會認為心理學和見輔導是「人的知識」,並不屬靈,並且認為是病人「不夠信心」、「要多祈禱」。

《我們之間》在8月17至18日演出,他們期望舞台劇能走入社區,作為一個引子刺激觀眾思考,讓觀眾可以同理得到病人所感。

文:Sunny

Previous
Previous

浸大Reg Day各soc有咩奇招吸新生?

Next
Next

攝影展分享弱勢媽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