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加拿大宣教士馬偕的台灣足跡

上週末介紹過日本長崎的基督宗教歷史痕跡,台灣亦是香港人喜歡的旅遊地點。超過150年前,傳教士已從外地到達台灣展開傳教工作,孕育了台灣多個地方濃厚的基督教文化。而淡水、宜蘭和花蓮是馬偕博士在台宣教的地點,這些地方的歷史亦與基督宗教有關。

▍  在淡水傳教,葬於淡水

加拿大宣教士馬偕博士於1872年抵達淡水,接近30年間以淡水為其宣教、醫療和教育的基地,他以淡水為家,娶妻生子,死後也埋葬在淡水。

馬偕在淡水留下的基業,雖經歷過時代的變遷,其後繼者在理念和技術上卻一直調整經營方式,繼續造福今天的淡水。

他所創辦的滬尾偕醫館,已發展成馬偕紀念醫院。他所開設的牛津學堂,和台灣第一所女子學校淡水女學堂也延伸成今日的淡江中學及真理大學。而親手設立為台灣北部開基教會的淡水教會,到今天仍是淡水最具代表性的教會。

▍開設免學費的牛津學堂

除了傳教與醫療,馬偕又利用其租住的寓所和戶外空間,從事教學工作,歷時8年。 

8年裡,學生不斷增加,但因缺乏校舍,諸多不便,馬偕深感創設新式學校之重要,乃於1880年回加拿大募款,作為建校基金。1881年馬偕重返淡水,親手規劃、監工,興建校舍,取名「理學堂大書院」。又為感激故鄉安大略省牛津郡的親朋好友的捐款,學校英文命名為"OXFORD COLLEGE",後人稱之為「牛津學堂」。

開學首年,有18人獲錄取入學。牛津學堂除了聖經課程之外,亦教授人文學科和科學,而當時學費全免,學校亦補貼生活費用,使當時低下階層的市民亦有學習的機會。

▍攀山涉水行醫佈道

馬偕常常去宜蘭,大多從台北淡水開始徒步行走,經過淡蘭古道翻山越嶺到達宜蘭,然後再走到宜蘭各村莊去傳道、醫病、教育服務民眾。當年馬偕曾走過頭城、礁溪、壯圍這些地方行醫佈道,至少到過宜蘭28次。

專頁「馬偕行腳──走路說故事」創辦人陳順福表示,馬偕大多是從暖暖開始進入山區,翻過三貂嶺到雙溪,沿著雙溪河流走到貢寮新社,再越過草嶺古道到達宜蘭大里,沿著海岸走到頭城,然後徒步到宜蘭各地傳教醫病。 

陳順福根據《馬偕日記》記載,他在過程中曾經遇上瘟疫,當時馬偕行經「鹹菜甕」(現今關西)發現街道上沒甚麼人,經詢問之後才知道當地爆發嚴重的瘧疾和霍亂,村裡死了許多人。於是,他在郊外找了一個老舊屋子,充當臨時醫院,冒著被感染的風險,親自幫患者看診。此外,馬偕也曾多次罹患瘧疾,經歷許多生死交關的時刻。即便如此,他仍不畏懼死亡,堅持進入疫區醫治病患。

馬偕在台灣宣教已超過150週年,對台灣的貢獻不單止在科技、醫學、教育上的發展,而是他以一個外國人的身份在台生活了幾十年,帶着耶穌基督愛人如己的心,在台灣服侍貧窮人、病患者,讓當地人認識福音。

文:Le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