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需要變通營運模式 嗎哪餐廳聘多名情緒病患者、吸毒過來人、受傷破碎者

以餐飲作扶貧,更藉就業機會扶助弱勢。在派飯之外,嗎哪餐廳土瓜灣新店的員工,有曾在職場經歷受傷破碎的、有在自殺邊緣走過來的復康人士、有19歲吸毒到65歲「企都企唔直」的過來人,嗎哪總幹事方達賢(Leo)笑說不是故意的,但有需要的人就是會來到他們這裡,而這更成為他繼續前行的動力:「最令我覺得會行到落去,就係見到呢班人嘅陶造都未完。」

嘉雯16歲入行做廚房,在行內跌跌碰碰,做過逾20間餐廳。她說女孩子在這一行,面對很多不平等,但她也一步又一步,走到爐頭前的位置。這些年來,面對各種職場欺凌,有男同事會對她講黃色笑話,又會質疑她的能力,使她身心靈都受創。

直至來到嗎哪工作,嘉雯很多心靈的傷口和破碎,都得到醫治,更在嗎哪找到信仰。她說自己過往不知道甚麼是愛和關係,只知道要證明自己和往上爬,卻在這裡學到甚麼是服侍,發現同事之間也可以有愛。不過在嗎哪的工作也非一帆風順,她也曾經在工場工作時,跟背景較複雜的同事相處不來,一度情緒崩潰,大叫大哭,才意識到自己病了,需要見醫生和休息。

離開嗎哪後,嘉雯後來在外面工作時嚴重受傷,也再面對情緒上的狀況。要克服情緒上的問題不容易,嘉雯說每次調整藥物都要重新適應,服藥後會出現反應慢、記性差等副作用,曾經想得很「灰」,覺得重投社會比較困難,擔心無人會接納「我哋呢類人」。

這次再回到嗎哪,受到身體狀況所限,工作崗位變成樓面,這對她的衝擊很大,「我會問自己:係咪我表現得唔夠好?好似倒帶人生咁。係咪做唔好,人哋睇唔到、唔畀認同我呢?」不過,嘉雯說自己很想服侍,最終還是接受了天父給她的位置,昨天是在新崗位上的第二日。

嗎哪的招聘事宜由營運經理梓熒負責,Leo說梓熒最初也「堅決唔請任何有需要嘅人」,覺得「營運就係營運,社關就係社關,營運搞唔掂,社關都會冧」,但現在見到她已經「將所有嘢合埋一齊」。梓熒說自己最初只是想做兼職,沒有「想幫人」的念頭,「由無變有,只能話係見到個需要好大。」

「其實喺呢個社會入面,佢哋真係可以出嚟做嘢嘅機會唔多。」梓熒在接觸他們的過程中,見到他們其實很想改變,而餐廳也不斷改變營運模式,令餐廳可以容納到他們。例如過往廚房真的要求是「師傅級」,來到便要懂得「炒餸」,但現在透過調整餐牌上食物的款式,減低對同事技術的要求。

梓熒坦言,管理這團隊「困難一定有」,因為他們的背景各有不同,當他們的情緒爆發時,「你可能要頂埋佢個位」。她說在嗎哪這群體一定有不好的東西,但她在這裡學習到要溝通,注重關係多於事情的對錯,「當大家唔妥對方時,係選擇坐低,去了解對方諗法,唔一定會贊同或明白,但至少嘗試去了解。」

「最令我覺得會行到落去,就係見到呢班人嘅陶造都未完。」曾多次面對可能要「執笠」,Leo認為令這批有需要的人康復、更新的最好方法,就是「一齊相處」,一起工作和事奉。他笑言:「我估有一日我哋很順利喇,個個都好fit喇,就係嗎哪執嘅日子。」

文:LikHang

Previous
Previous

中大醫學院調查:患躁鬱症家長的子女更易社交焦慮、生理時鐘紊亂

Next
Next

《哈利波特》如何看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