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牧師神父同場分享一齊祝福 福音派背景參加者點睇?

7月1日一個祈禱會中,有牧師和神父同場分享,結束時也同時分別念主禱文和天主經,最後一起「阿們/亞孟」。這種形式的聚會,對某些宗派來說是常態,對某些宗派來說是禁忌,事實上也未必每個基督徒也能接受。小編問過兩位福音派教會背景的參加者,他們不約而同地談到,過往一些經歷讓他們對信仰的看法較以往寬闊。

▍ 神學畢業生:擁抱信仰中未知數

在福音派教會成長的pk @hk_nomads 分享,以前教會都很直接指天主教是異端甚至異教,原因不外乎他們會「拜聖母瑪利亞」、「看聖經以外的東西」、「向其他人祈禱」等。後來她到神學院進修,認為從教會歷史看,天主教和新教「本是同根生」,今天的分歧其實更多是歷史因素。對於7月1日的祈禱會,她指是為了大家共同關注的議題而發生,「作為信徒唔係應該希望更多人——不論宗教——都有呢種意識?」

pk回想在大學時的經歷,當時她參與一個熱心傳福音的群體,並接觸到一名來自阿富汗的穆斯林女生。那時阿富汗正在戰爭當中,那名女生跟她分享親看看著胞弟被炸彈炸死的經歷,一面說一面哭到顫抖,讓她感受到對方的恐懼、絕望和無助。面對一個活生生在苦難中的人。

想到自己當初很有策略、帶著想改變對方宗教的動機接觸對方,當pk真正認識到那穆斯林女生時,卻覺得其實對方是穆斯林還是基督徒,其實不是那麼重要,反而一起去逛逛海邊、聊聊天,大家有彼此信任的關係和真誠的分享,都比宗教的分歧更為重要。隨著接觸更多不同信仰的人,她的想法漸漸改變,認為信仰可以「闊一啲」、多擁抱信仰中的未知數,而非像過往般強調絕對的答案。

▍ 基督徒社工:歷練帶來不同接納程度

另一位參與者家傑本身是社工,過往多年七一會為社總當義工,認為是一個與「香港人身份」有關的日子,這次是第二次在這個日子參與「合一」的祈禱會。來自浸信會的他坦言,參與時不太會考慮是自己甚麼派別的基督徒。

看到網上的不同看法,他認為人有不同的歷練,會有不同的接納程度,他自己則是在大學時認識了不同宗派以至天主教的同學,加上後來當社工接觸更多不同的人,豐富了他對信仰的看法,有更開放的心靈去體驗,而參加「合一」的聚會亦令他對基督宗教「睇嘢闊咗」。

文:Lik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