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樂會調查:五分一尼泊爾青年被父母送回鄉 當中15%被迫結婚

融樂會調查顯示,五分之一受訪本地尼泊爾青年曾被父母送回尼泊爾,當中主要是因為家庭問題或經濟原因,更有15%是被迫結婚。有曾因拍拖被「放逐」,最終回到香港的女孩形容自己「人生中無咗幾年」。

融樂會在不少尼泊爾人聚居的佐敦進行調查,並向一所位於新界的尼泊爾學生學校發放問卷,成功訪問268名平均22歲的尼泊爾青年。調查顯示,五分之一受訪者曾被父母送回尼泊爾,主因是家庭問題或經濟原因(40%),亦有是為了學習關於自己文化(16%)、被迫結婚(15%)和行為問題或學業困難(13%)。調查亦顯示,語言障礙、吸毒和歧視是尼泊爾青年在香港面對的主要挑戰。

有因家庭問題或經濟原因被送回者感到困惑、悲傷和被背叛,亦有人理解父母面對的困難而沒有怨恨。至於因被迫結婚而被送回者,則經歷恐慌、破碎、絕望的情感。六成受訪者認為,這種「放逐」做法很常見。融樂會總幹事謝永齡透露,每年都收到有關迫婚的求助,她呼籲被迫婚的尼泊爾青年要勇於「say no」和求助。

謝永齡分享個案,有女生18歲時父母因為她拍拖,而該男友「不被父母容許」,被送返尼泊爾。經歷了數年「斷六親」和學業停滯,女生終能回到香港繼續學業。她現在已經24歲,仍在就讀大學二年級,慨嘆自己「人生中無咗幾年」。

Limbu Eliza未曾被送返尼泊爾,但中學拍拖時曾在街上被父母碰見,便立即將她帶回家中「教訓」,要她停止拍拖,並罰她「無得出街」和扣零用錢。操流利廣東話的她中六畢業後在社區中心擔任項目幹事,並在工作時再「識男仔」,那時父母已比較開放,亦支持她做自己喜歡的事。

倘若父母當時想送她返尼泊爾,Eliza直言會「say no」,因為自己在香港出生,已習慣香港的生活,又懂中文和英文,也想繼續在香港發展。她說自己是尼泊爾人,也是香港人,「香港都係我屋企」。

Eliza指上一代比較傳統,相信未結婚前不應拍拖,尤其是在學時應要專心讀書。不過,她指現約一半家庭的觀念已較開放,但也有部份仍很傳統。謝永齡認為,有些人將此歸咎於宗教原因,但其實並非如此,而是家庭因素為主。融樂會建議政府為尼泊爾父母和青年提供課程,促進他們融入香港文化並擁抱核心價值觀。

文:LH

Previous
Previous

突破展覽呈現年輕人常要面對的負能量

Next
Next

這樣「寬恕」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