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大學生拍微電影思考苦難

一班大學生,傾傾吓信仰,竟然變咗拍戲,到底發生咗咩事?中大崇基團契早前拍咗套微電影《神的不在場證明》,講述啱啱上大學嘅一個男生患咗絕症,他同身邊親友點樣回應。原來壇嘢成事,係因為戲劇週會唔夠喉,於是一班團友就索性用幾個月,沉浸喺電影嘅張力,慢慢思考未必會有答案嘅問題。

▍  戲劇形式更能呈現信念的衝突

微電影導演Wing說,故事四個角色,都代表某種對苦難的看法:「我一定係犯咗罪,上帝先咁樣懲罰我」、「上帝睇得起你,先試煉你」、「雖然唔明,但一定係上帝安排」,以及「苦難無解」。其中一位助導Heidi卻補充說,電影不是各自陳述論點,而是呈現爭辯之間的情感起伏與思想更迭。比起坐低討論,戲劇更能帶團友進入人物的血肉、故事的脈絡。

討論劇本發展路向時,Heidi也發現大家對角色下一句話說些甚麼都有不同看法,而這些歧見揭示了大家抱持的信念,原來如此迥異甚至衝突。但正因為發現衝突,才想更加了解——不論是了解故事人物還是團友。

▍  無論邊個解讀,都無法令受苦者滿意

Heidi坦白說,4月19日在崇基的劇場放映微電影時,沒料到同學看得這麼認真,有兩個留言令她特別深刻。第一個是「唔可以將苦難想像成死胡同,喜樂咁過每一日就好」,Heidi說這不是「擺爛」聽天由命,而是不容絕境令自己絕望。第二個留言更說,無論如何解釋苦難,仍是不能夠令受苦者滿意,所以即使是合理的解釋,說來也難聽。

Wing與另一位助導Joshua都說,並非不明白有些難題就係無解,「點解有人經歷奇蹟,有啲無?」、「點解為咗big picture更多人蒙福,可以揀某啲人為別人受苦,咁唔公平?」,只是他們接受「無解」便是「理解的盡頭」,只能默然承受。所以最「棘」的,是他們不能代人接受「苦難無解」,旁觀者如果講心靈雞湯,倒會顯得薄情,反而盡力陪伴就好。

Wing想起,微電影有一幕,是患病者的家姐,陪他搭巴士去醫院。拍攝時,Wing還叮囑飾演家姐的演員「講啲嘢啦」,但最後她還是全程一句聲都無出。又有一幕,家姐陪細佬整理舊時相片。Wing覺得,雖然沒有開導或安慰的說話,但「一齊做啲嘢,就已經係同行。」

▍  受苦經驗連結更多的人

雖然微電影取材自Wing某些個人經驗,但他卻說,如果可以拍另一套講社會苦難的短片,那就更好,因為個人苦難未必人人能夠代入,社會苦難卻更能引起共鳴。

Heidi說,其實上次戲劇週會已經涉及社會,雖然主要場景是教會。戲劇情節大概是這樣:當社會局勢如火如荼,有些年輕人在教會舉辦晚會,關注外面發生的事。怎料連這措舉,也被教會高層禁止,不准再進行。社會的躁動、教會的壓抑這些公共題材,可說是《神的不在場證明》的前傳,補足微電影偏重個人層面的傾向。

文:JC

(相片由崇基團契提供。至於微電影,佢地稍後都會放上youtube,可以留意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