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花蓮不時遭地震波及 防災與重建跟救災同樣重要

花蓮今早受黎克特制7.2級地震波及,雖然2018、19年花蓮也經歷6.0、6.3級規模的地震,但都沒有今次強烈。今次地震,台北、新北等六處地方未收到國家地震警報,有民眾質疑其可信與否,氣象署則解釋說,預測震度比實際低,令該六處地方的預測震度低於發警報門檻的4級,所以才未能及時發出警報。

▍  救災、重建,跟防災、應變同樣重要

2018年花蓮震後,《端傳媒》的一篇報導提及花蓮居民出名「不怕地震」:「搖習慣了,沒事的!」、「沒經歷過地震的,不叫花蓮人!」,記者在餘震時經過一間理髮廳,理髮師雖然驚呼,卻沒有放下剃刀,客人也氣定神閒。但記者分析,花蓮人「淡定」只是因為平日小震不斷,並非因為有應對大震的訓練。況且,花蓮人對自家屋宅的信心,本是建基在矮房紥實的樑柱,寧願留家避震。可是,隨著地價高漲,年輕一代只能住入建築商興建的高廈,如果仍然保留對樓宇防震的「信心」,就會成為「防災死角」。

然而,不論是天文預測的防災,還是居民應變的能力,都不能完全掌握災之勢。政府救災的工作、社區重建的動力,同樣是面對天災不可忽略的方法。

《報導者》2018年的一篇文章提到,花蓮縣政府當時說,如果災民的房屋「不堪居住」,可以申請「安遷救助」,但如果只是「有家歸不得」卻不在資助範圍之內。台灣中央研究院一篇討論921地震的文章直說,「很多制度改革是被災難推著走的」,例如日治時期的建築法規無法規限建築商偷工減料,直至1964年白河地震,才逼政府修訂法例。救災政策不夠合理,在災難面前才露出端倪,然而如何改善,才是需要努力的地方。

中研院同篇文章指出,本來是最窮的南投縣埔里鎮桃米社區,在地震災後竟然重建成較富饒的一區,紙教堂、生態園區更吸引不少人慕名前來。也許社區精神跟制度一樣,遇到災難,反而是激發奮鬥心志的機遇。雖然當前急務必定是救援(以及禱告),但其實過了些日子,當地震不再引起大眾注意,漫長的重建工作如何展開,卻是同樣重要。

文: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