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港大團契新書 與「問題」大專生展開信仰對話

活在香港,本來就有許多雜聲忙住佔據我們心神,不容半分空間讓我們分辨出自己的聲音。難得遇見發聲的時刻,轉瞬又被巨響打沉到噤聲、失聲。香港的教會,能否敞開神聖空間,讓受傷的心靈獨自在上帝面前沉默,不急於訴苦,只是俯伏;又能否鑄造對話溝通的空間,不急於傳福音,只是讓說話的人反思,讓「聽話」的人謙卑?

《與「問題」大專生展開信仰對話》是港大基督徒團契適逢70週年而出版的書。他們刻意用書信來往的對話形式呈現學生在個人成長、校園使命、社會參與三方面有血有肉的「問題」,以及校友熱切的回應,希望將年輕人的問題說給教會的牧者聽,也希望同輩有共鳴。

▍   對話是尋道的空間

其中一位學生編輯委員Joyce說,本書刻意不用訪問稿的形式,即使有些文章本身是訪問稿,也改寫成書信,徵得學生同意,才寄給「老鬼」回應。她解釋,書信才是整體,如果抽取「重點」出來,就預先設定了回應的視角,失去了原汁原味的本來面目。

另一位編輯Wilson續說,雖然倒沒想及對話形式能避免「疑難解答」的一錘定音,但反而是不少前輩刻意不提供「權威」的指引,屢次說只是他們在「當時情況如何回應」,不能取代年輕人尋找自己條路的努力。

Joyce想起「信仰尋求理解」(faith seeks understanding)一句,並說「信仰對話」一直是港大團契的精神。團契的生活形式本來就是信仰對話,平時查經,一隻字甚至一個標點符號都可以拗好耐,記得有次大家傾唔明,說好各自回自己教會問牧者,下次再傾過。在某些教會被指「信心唔夠」,在這𥚃卻可以培養「即管去問」的勇氣。

不時聽聞有教會長輩擔心「諗太多就會離開信仰」,彷彿「信仰」與「思考」斷開兩截。但Wilson認為,其實正是因為信仰,才有求真的動力,展開思考的歷程。信仰需要委身,思考需要抽離,然而之間,是有「尋道」的橋樑銜接,並非隔絕,乃是相通。即使看完這本書,有更多「問題」,這也沒有問題,因為思考歷程本身,已足夠讓靈命安穩棲居。


▍   有血有肉的掙扎

第三位編輯蓉蓉說,書入面的文章都是有血有肉的掙扎,「唔係說好故事」。Wilson也補充,他們盡量不改文章的語氣,保留文字的原貌。設想題目時,他們不希望太老生長談,而是較多人諗過卻較難講出來的問題。

例如有學生問,如果大學團契比教會更能牧養自己,咁可唔可以唔返教會。又有一篇甚至是一個年輕宣教士對工場失去熱情的故事,確實不是一般宣教士「代禱信」常見的內容。這些在教會語境難以啓齒的問題,卻在書入面展現。


▍   跨越時代的激情對話

三位編輯解說,這本書的對象主要是香港基督徒,但如果沒有共同信仰的朋友願意開卷,那當然更好。蓉蓉說,他們「未諗到希望教會體現對話精神咁遠」,但希望同輩至少找到共鳴,而牧者也能讀到年輕人的意見,在字𥚃行間反思,以及聆聽。

參與製作這書的人,多達40餘人,有些文章是幾個人諗,一人執筆,而老鬼的歲數也很闊,30幾歲有,80幾歲的也有。他們笑說,本來大家想過書名叫「跨越時代的對話」,或者「與問題大專生激情對話」,後來想長輩、後輩都一眼睇明本書講咩,就取了個折衷的題目。

Wilson形容整個成書過程也是「生命相遇」,有些許久不見的校友,發現對方有份寫書,便順道相約敍舊。也有前輩主動詢問,可否跟同學見面,甚至在團慶當天,校友與同學一起跳「團舞」,一樣投入,沒有令人尷尬的架子。

Faith seeks understanding,基督徒引用這句,重點通常不是faith就是understanding,很少是seek,可是「信仰」與「理解」卻須由「尋道」連結。在香港教會的語境,「不問為何」的「信仰」是教會的天職,「尋找答案」的「理解」則由神學院負責。但神學的初心,正是信仰,而神學的骨髓,是中間的思考路程,而不是最終答案。雖然港大團契這本新書緣於70週年團慶,但隱去「港大團契」之名,也許更能突出「問題」與「對話」更深遠廣闊的意義,待有緣又有心的教會接續,以至餘音不絕如縷,恩膏傾盆而下。


文: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