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扭轉資源換錢思維 換來本土經濟豐盈

設想一個香港,上興趣班唔係為咗考中學,讀書唔係為咗揾錢。音樂、繪畫、運動、武術,為咗開發小朋友萌芽的創意同埋小身軀。寫字、演戲、讀史、工藝,啟導少年好奇的想像力與蠢蠢欲動的意志。孩子咁樣長大,他們創造的事業,應該壯闊得難以想像。

嘉道理農場去年12月,邀請了哈佛碩士畢業、曾在摩根史丹利任投資銀行家的Manish Jain,分享他如何努力擺脫原本這套他稱為「死氣沉沉」(deadlihood)的教育,拒絕被吸進妄顧生態的經濟模式,建設另一套的教育觀,不是灌輸孩子用賺到的錢衡量自我價值,而是一邊學習一邊記掛著社會公義、氣候變化,也不忘記情感成長與精神發展的生機(alivelihood)。

▍   工作唔應該「無嚟精神」

如果你返緊嘅工,每日不知所謂,做得無嚟精神,咁可能嗰份係一份「bullshit job」,呢個詞語來自美國,可見唔只香港有好多枉費精神的工,美國甚至全世界都有好多。但Manish覺得,「工作」唔一定係咁,生活唔一定等到放工、週末先有,工作目標可以跟精神的發展路向並排同行,而且應該如是。

然而Manish提醒,「豐富」(wealth)不是「財富」。「豐富」包括健康、社會關係、本土的知識體系等,關乎豐盈與慷慨,而不是稀罕(scarce)與吝嗇。一旦認定只有財富才有價值,就會視一切為可以兌換成金錢的「資源」——自然資源、人力資源,而一旦認定資源稀罕,需要爭奪才能佔有,經濟活動就會演變成軍事鬥爭。Manish在美國留學時,某個經濟史的老師居然說,經濟依賴戰爭而發展,更令他追尋另類的經濟模式。

他認為自然界不是任人使用的「資源」,而是人類有血緣關係的親戚。而我們也需要跟生活遇到的其他人重建信任的網絡,而不是當他們是爭同一個位、同一塊餅的敵人。

▍   用錢換來本土經濟的豐盈

Manish認為,我們應該扭轉「資源換錢」的思維,金錢與自然生態的價值才能各安其位。他指出,有機食物通常比有毒或用化肥的農作物要貴,是因為缺乏政府資助。跨國大企業卻又往往是銀行投資的對象,而當我們存款在銀行,其實已間接支持這些財閥為了牟取利潤而破壞環境,只是惡果不在眼前,難以察覺。

雖然是全球經濟體系奉「資源換錢」的運作原則為圭臬,Manish卻認為,「錢換豐盈」的本土經濟試驗,可以拖慢全球貿易的速度,更可騰出足夠時間讓地方土壤長出充實的文化。

本地人理應最清楚自己的需要。如果本地的公共財庫可以「長線投資」在社群,例如讓公眾看見本土養殖的質素,既讓農夫、漁夫受到應得的尊重,也讓公眾受土地滋養而飽足。

本土經濟活動對環境的傷害,也更為明顯。全球衣衫生產時用上有毒染料對當地水源的污染,用剩的衣服在遠方國度堆積成垃圾山,這些都在香港人視野之外。然而,Manish在印度改造(upcycle)舊衫,又使用竹、泥等原始材料建房子,努力將生產、消費、棄置的一條線,摺成本土經濟的循環迴圈。

▍   重建關係的古老技藝

回到印度故鄉,Manish一直奮力紡織關係網絡。例如他們經營一間食店,食材都是本地,煮菜、上菜都很慢,但同一個空間還有音樂、遊戲,甚至禱告。身為奢那教(Jainism)教徒,他形容這些都是人類用來鑄造關係的古老技藝,他不願意失落。所以他不但在印度工作,也跟不同大學結成Ecoversities Alliance,尋找同樣著重生態、教育、經濟連繫的同志。

雖然宗教不同,但讀者若身為基督徒,也不妨隨Manish思考,怎樣連結週末的「屬靈」,以及平日返工的「屬世」。如果事奉太累,那可能「返教會」跟「返工」同樣消耗精神,但如果揾錢係為咗開工對得準世界需要,咁「職場」似乎也算是事奉上帝的「修道場」。

文: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