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道 The Voice

View Original

繼續相信 一起〈圍爐〉連結腳下的土地

長夜漫漫,但有燈光。寒冬冰凍,但有爐火。古老的詩意,是從原始的敵意之中掙扎出來。

最近市井音樂有首新歌〈圍爐〉,簡介說「面對不知多久的寒冬,積穀防饑,圍爐取暖是常識。」只是,當今極速失去季節的地球已難見寒冬,反而是懨悶毒辣的酷熱沒完沒了,就像沙漠急速在草原蔓延。別說下一代,可能幾年後,香港的我們也逐漸忘記秋天的山是怎樣一回事了。

〈圍爐〉形容的「寒冬」不只是冬,更是「散佈驚恐」、「橫行在世」的「怪魔」。但無論去到「邊」,只要有「爐」,就仍然可以從土地的出產,提取夠用的力量,紥根、打拼、奮鬥。

▍ 本土嘢食滋潤生命

〈圍爐〉的打邊爐場景,並不是無關宏旨的背景,而是跟圍爐的人緊密相連,構成歌聲底下的兩層沉默,或兩股水流。構思這首歌的牧者Elton說,無論你身在他鄉還是我城,也並不重要,最重要是跟腳下的土地、城市連結。一班親友聚埋一齊打邊爐固然温暖,但Elton同樣在意土地生產的食物,以及人民努力織成的文化藝術,如何共同滋養我們,給我們力量面對困難。

歌曲的介紹中,除了製作音樂的人,還仔細列出菜譜,像雞蛋黃蕃薯、懵仔魚片、赤米蝦、芹菜芫荽餃,還有香水檸檬鐵觀音汽水。陌生(也許還有點古怪)的名字,卻不失別緻。

「寒夜裡歸家的路徑」與「離別到他方的路徑」同樣「崎嶇」,填詞人Abbie卻說,雖然教會不少朋友、導師都到了外國,但這不能攔阻他們見面、互相支持,就令她想到了這兩句歌詞。

作曲的Boris受Elton邀請,將「圍爐取暖」的概念編成曲調時,就想到冬天打邊爐的場景。他解說,正歌用上較陰沉的小調,可以想成是返咗成日工,拖住疲憊的身體揾朋友開爐,雖然累,但有期待。副歌配上邊爐場景,就用上較歡快的大調,而整首歌都是合唱,「希望有一班人做一件事的感覺」,輕鬆之餘,又可以感到邊爐的温暖與美好。

土壤貧瘠,沙暴飛塵滾滾,呼吸困難。但仍要相信,繼續耕耘,無須拔苗助長,不知不覺間,天國的種子,仍能出奇茁壯成長。

〈圍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tjyP5AXoe0

文: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