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回顧2024城市危機
最近本土研究社(本研)整理了2024年香港的「十大城市危機」,組成一幅「失落地圖」組成一幅「失落地圖」。「失地」遍佈港九新界,從山旮旯的農田與濕地,到維港、大嶼山,甚至花墟、深水埗唐樓,都顯示香港的城市發展方向,「似乎變得更為掠奪性」。
▍ 北區農田、濕地「都」被吞併
本研指,新田科技城的環評報告,雖然被一眾環保團體稱為「最差環評」,既將濕地保育區、緩衝區劃入建築範圍,又棄用「面積」統計損失的濕地,改用含糊的「環境容量」,漠視對濕地生態的根本破壞,然而規劃已通過城規會審核,更有立法會撥款,勢在必行。
新田附近的流浮山,除了觀賞日落,長滿紅樹林的土地,也有海岸保護區、農地、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等用途。但政府的發展藍圖,卻推翻多年前公眾諮詢得來的「鄉鎮、生態」發展路向,加入酒店、餐廳、創科用地等不相干的用途。
流浮山與新田同屬北部都會區的發展範圍。早前本研聯同各學術、民間組織發表《活農活現》報告,指香港僅餘的優質農地大部分正位於北都發展範圍。他們建議,將這些農地劃入「農業優先區」,讓復耕的人有田可種。然而,最近漁農署公布的農業優先區卻忽略這些土地,例如羅湖沙嶺、打鼓嶺大埔田。
▍ 今日「圍」港,明日大嶼
維港被填海、私有化,也許是更貼身的危機。《保護海港條例》意在維護作為香港公眾資產的海港,但本研指,政府先修例豁免「小規模」填海工程限制,為私人發展商開海路,至於工程是否有「凌駕性的公眾需要」必須進行,卻由政府決定,毋須通知公眾。
大嶼山與維港僅隔一海,明日大嶼雖然暫時擱置,但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說過「未曾放棄填海」,而政府已經推出了南大嶼的「生態康樂走廊」,配合「無處不旅遊」。本研曾到貝澳、拾塱等地視察,發現水牛田有多處倒泥,濕地被用作露營營地,甚至有樹林被人以「種士多啤梨」的名義夷平。政府尚未在大嶼山上鑿隧道、擴公路,就已有這些「人為生態災難」的跡象,及至大興土木,「或令南大嶼這片香港少有的自然淨土蕩然無存」。
▍ 花墟飄零,深水火熱
除了維港為發展商填海開路,本研指,即使是城市核心的花墟,也有9成的公家地在市建局最近公布的重建規劃中,被「兌換」成可建樓面面積,包括花舖、遊樂場、體育館等社區設施,均被圈入私人住宅範圍,公共空間則被「轉移」到更遠的地方「安置」。
不只公家地被發配邊疆,立法會今年通過「降低強制拍賣申請門檻」修例,以前需要超過八成業主同意,才能重建舊樓,但現在只須六成半,就可以強制重建。本研指,有鑑深水埗、油尖旺的重建規劃如箭在弦,降低門檻或會令更多戰前唐樓極速重建,無法保育。唐樓消失固然坎坷,但住在其中的劏房戶,同樣需要搬去更偏遠的地方,甚至露宿街頭。
▍ 財庫乾塘,賣地賺錢逐漸失效
本研指,雖然香港面臨許多城市危機,但隨著政府庫房乾塘,慣常的賣地賺錢模式逐漸失效,大規模的工程或會遇上阻力。本研寄語民間社會,「是時候做好準備,提出更為可持續的發展(或不發展)方案」。
文:J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