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丈夫已不懂說感謝 妻子為愛人研菜式煮軟餐
每天烹調軟餐的不只快餐店和酒樓的廚師,更重要的是每天照顧吞嚥困難者起居飲食的家人,還有他們的菲傭姐姐。Miranda的丈夫患上罕見病「進行性核上眼神經麻痺症」,到近來開始出現吞噬困難的情況,連吃剪碎食物也容易「落錯格」和「濁親」。精於廚藝的Miranda為了令丈夫有胃口,便花不少心機學習和研究如何煮軟餐,更於比賽獲獎,「無理由因為佢而家有吞嚥問題,就畀啲垃圾佢食!梗係要整得好味啦!」
▍ 丈夫患罕見病吞嚥困難
「進行性上眼神經核麻痺症」是一種「非典型柏金遜綜合症」,據香港腦科基金會資料,徵狀包括因步姿不穩而經常跌倒,難以控制眼球的活動,性格也會起變化。其他病徵則包括動作遲緩、肌肉僵硬、構音障礙、吞嚥困難及認知障礙。Miranda的丈夫2017年確診,至近一兩年吞嚥能力轉差,經言語治療師評估要吃糊狀食物,她形容在醫院的病人糊餐「一盤一坺畀你,將菜、肉、蕃茄撈埋齊,好醜樣,見到都唔想食。」她想恢復丈夫食慾,希望能做出「好似真嘅一樣」的軟餐,然而要學習製作軟餐一點也不容易。
曾到中心上堂學習,Miranda卻覺得只能學到跟食譜煮,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難以運用自如。在FB見到社聯辦軟餐比賽,比賽之餘更有專人教導,她也想菲傭姐姐一起學習,所以便報名參賽。她的參賽作品「海鮮層層疊」上面都有一隻「蝦」,其實是將三文魚、蝦、帶子三種海鮮煮淋、搓爛、過篩,再加入凝固粉變成像薯蓉的質感,將之弄成蝦的形狀;至於底部則分別是牛油果、南瓜、薯蓉,再加上粟米汁,「要滴啲橄欖油落去,因為我先生唔夠卡路里......即係適合我先生,可能唔適合其他人。」
▍ 學煮軟餐重在靈活運用
「唔同牌子凝固粉做出嚟軟硬度唔一樣,如果做得太硬,要好大力用叉壓就唔合格。因為病人條脷唔夠力將食物撥去喉嚨度,所以如果(食物)夠細和軟,就會比較容易撥到喉嚨入面去吞。」談到烹調軟餐的心得,Miranda如數家珍,她坦言只上一堂是學不到的,就像「死背書唔識靈活運用」,而學懂以後,為讓丈夫吃得健康,她更買了多種有凝固功能的食物來測試,最後將白玉木耳浸淋打爛混入食材,作為天然的凝固粉。
她和菲傭姐姐的另一菜式是更複雜的牛肉,最初她用牛肋條炆淋打爛,卻因為牛肉有纖維,重複好幾次都失敗,「我好唔開心」。後來社聯教她用免治牛肉,用炆牛肋條的汁浸一晚,然後低溫慢煮,「因為大炒嘅話肉就會老咗,我要做到肉好滑,佢食落去滑同食得開心。」煮完還要再過篩、造模,放進雪櫃,拆出來就像一塊牛肉。她又在底放薯蓉、在旁擠枝豆蓉,還將青椒、黃椒榨汁再加凝固劑,變成在牛肉旁的「擺盤」,而這一切都有營養的考慮:「薯蓉有碳水化合物、枝豆有好多纖維、紅椒高維他命C,同牛肉一齊食,幫助吸收鐵質。因為我先生瘦咗好多,又有貧血,所以咁樣一齊食。」
▍ 認知障礙認不到人「肯張開口已經好鼓舞」
Miranda炮製的「海鮮層層疊」在社聯舉辦的「食得喜」樂齡美食烹飪大賽2024中榮獲「聯繫」嘉許,菲傭姐姐的香茅洋葱牛肉也獲得「喜悅」嘉許,她認為讓菲傭學習煮軟餐也很重要,因為日常也很依賴她們照顧,教懂她們才能每餐都煮軟餐。
「我煮嘢都幾叻,同埋對食嘢有要求,(一向)整得畀我先生食都好嘅。無理由因為佢而家有吞嚥問題,就畀啲垃圾佢食!梗係要整得好味啦!」現在Miranda的丈夫需要餵食,也認不到人、給不了反應,「但如果佢肯張口,即係話佢鍾意食,咁已經好鼓舞。佢唔鍾意食,佢直頭唔張開口。」
文:Lik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