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平台讓人輕鬆認識精神健康

這幾年來,經歷社會環境眾多突如其來的轉變,有很多人都充滿壓力,面對情緒危機。的士司機張生(化名)在疫情期間生意驟減,面對巨大的經濟壓力,不知不覺間情緒出現問題,但卻難以向輔導機構求助。最後,他接觸了一個網上提供免費精神健康資訊的平台,並於休息交更時,在網上與社工對談,最後慢慢紓緩情緒。

張生接觸的線上平台是Re:fresh「線上精神健康自助平台」,提供多類型的線上免費課程及講座,結合精神健康與其他學科的有趣知識。

主題包括哲學老師談愛情哲學、心理學家講夢境心理學、夢境與夢想的關係、閉眼作畫、VR 森林浴、蔬食烹飪等。有興趣的公眾只需要簡單註冊,就可以不限時重温。他們團隊中亦有社工作支援,如有參與者希望找人聊天或作輔導,他們可以提供線上約談。

▍ 既是公共空間也是實驗場

除了線上的服務,Re:fresh團隊也在辦公室打造成一個「共享休息空間」,成為小型展覽場地,甚至開放給公眾休息。這個模式是否一個探索公共空間可能性的「實驗」?Re:fresh的幹事 Leo 認同這說法,而且形容他們「咩都試過,盡量吸引唔同人」。

他們的團隊內,有兩個輔導員、一個社工,其他成員也各有所長,因此他們自己在圍內討論時,也會從電影、動漫、哲學等不同角度切入精神健康,構想不同的活動。「鍾意藝術的可以嚟睇展覽,對夢有興趣的又可以聽講座,呢度就似道門,好多條路入嚟,但大家都關心精神健康。」

訪問當天,小編去看「眠與夢」展覽外,同場也有另一展覽 Meeting the New Me ,由同一名畫家UUendy 圍繞另一個題目「個人成長」繪畫。她以紅玫瑰象徵內心的聲音,有時直接連於意識,有時彷彿留聲機般傳來陌生聲音,有時則跟意識生長在同一片腦海,像另一個人。她指,接觸自己幽微的情緒,鉤沉、糾結或堅靭的關係網,或會發現,原來自己還可以變得更好。

團隊的社工Bun指出,他們正與樹仁大學研究團隊合作,將於十二月底向公眾展示計劃的成果,探討這個空間實驗模式的更多可能性。

文:JC、IC

Previous
Previous

庇護中心位置較遠 颱風下露宿者情願留守原地

Next
Next

李慧詩:生活如踩平衡木 就跌未跌或者跌咗起返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