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認識GOOGLE?

今日係 Google 成立 25 年,平日揾路摷料都靠晒「Google大神」嘅我地,有幾認識Google?江湖傳聞Google呢個咁騎呢嘅名,本來係googol,即係1後面加100個零,象徵可以揾到海量資料,後嚟串錯字變咗Google。你又知唔知Google總部嘅草地請咗差唔多 200 隻山羊做園丁?原來自從 2010 年,Google平均每星期收購一間公司?根據 2016 年 Google 公開的數據,平均每日搜索次數達54億!

不過,雖然佢地嘅發展帶來好多深遠影響,但同時亦帶來問題。一直關注科技議題的學者鄒崇銘認為Google壟斷咗數據市場,而且仲有可能取代好多工種,「唔只我地買咩畀佢控制,第時有無飯開都由佢決定。」

▍ 平台資本主義操控消費者數據

與其只討論 Google,鄒崇銘認為應該將它放在整個「平台」行業的脈絡中理解。Google 至今 25 年,其實互聯網 Web 2.0 也只是30多年前才普及,Google 這類集中許多人同時使用的「平台」就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上起家。當美國的金融市場在 2008 年崩潰,拆開的資本便流向了「平台」,資本主義與平台結合,成為「平台資本主義」。

當平台累積的客戶及數據愈來愈多,商界也漸漸依賴平台了解客戶需要,發放廣告「揾客」,平台集攏大筆資金,用來收購、兼併更多小公司,形成壟斷狀態。

▍重奪使用科技及擁有數據的權利

鄒崇銘續言,雖然他寫的《敵托邦》將最壞的情況都寫了進去,但其實不必如此悲觀。在其新著《崩潰與重建:ChatGPT衝擊下的人類未來》中,他提到我們可以爭取科技的主權。現時平台只由一小撮人主理,在中國的平台如百度、騰訊更受政府監察,而即使在民主國家,也不能保證沒有政府監察平台累積的用戶數據。

「數據擁有權」的概念可能有助解決這個問題。建設新的網絡系統、區塊鏈,社群成員可以擁有自己的數據,決定如何轉移數據,這個 Web 3的理想雖然不保證成功,但值得觀望。

▍ 人工智能或會取代許多工作

平台巨頭中,其實只有Google及Microsoft較有發展人工智能的潛力。Google一直讓人搜尋文字,Transformer AI 技術由 Google 先發明並不意外。雖然 Microsoft 購入 Open AI,ChatGPT 出現不足一年已影響廣泛,但它的 T 正是由Google發明的 Transformer。

雖然 AI 發展其實視乎「多唔多人用」,數據庫運算、學習、模仿的能力,但隨着 Google 與 Microsoft 不斷在市場競爭,又有如此多人使用它們,鄒崇銘認為未來AI 會愈來愈聰明,取代更多「要用腦」的工作。

▍ 「AI好叻人好蠢」是謊言

不過,鄒崇銘提醒,AI 其實不那麼厲害,人有多常使用它,它就有多聰明。最可怕的是,人類相信了AI比自己更聰明,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喜歡甚麼,不再用心思考安排生活,或選擇想過的人生。「AI好叻,人好蠢」是個謊言,很適合極權國家用來欺騙人民不去思想。而且,當人放棄思考而相信有一近乎全知的「大神」,這很接近哈拉瑞《人類大命運》所說的「數據宗教」。生活習慣依賴科技的信徒,尤其需要留神。

文:JC

Previous
Previous

亞運男足 安永佳一箭定江山 香港隊65年來首次打入八強

Next
Next

陳蕾新歌《神的不在場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