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玨明:傳媒固應做優質報道 惟公眾須主動求真

免費報紙《晴報》近日宣佈即將停刊,網上媒體《ReNews》評論這事件時,認為這並非孤例,而是反映了整個傳媒生態萎縮,而這次萎縮不是因為政治打壓,而是香港人對「新聞」失去興趣。《庭刊》聯合總編輯陳玨明則認為,情況比上述所言更為複雜,傳媒蝕錢非一日之事。

▍ 扭曲的傳媒生態

陳玨明指出,香港的傳媒生態一直都是市場導向,主要收入不是靠出色的報道,而是靠廣告。例如有個時期《壹週刊》的頭版廣告,每星期收入達七位數字。如果將收入用來做更優質的新聞,吸引更多讀者,那還不是壞事,可是讀者最感興趣、因而銷量最高的新聞,往往不是有深度的報道,而是最「吸睛」的材料,例如娛樂、偷拍。於是廣告收入便多數用來製作最「爆」的新聞,形成了扭曲的生態。

除了廣告商的利益、讀者的傳媒素養,陳玨明指出傳媒還受制於另一股勢力,就是政治力量。有的媒體沒有足夠讀者,不斷虧蝕,卻仍能營運,就是靠政治後盾支持。至於依賴市場的媒體,如果像《晴報》或其他免費報紙那樣,沒有讀者就難免停刊。

▍ 法庭案件仍須關注

陳玨明接受本台訪問時說,雖然做優秀報道一直不容易,但也一直有意義。他明白大家可能想迴避新聞,但卻認為仍然需要關注新聞,例如法庭案件,大家就應該知道審訊如何進行。將法庭的判決客觀寫出來,起碼有個起步點,讓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有渠道找到案件。

問及為何專做法庭新聞,是否因為法庭最能彰顯社會如何審斷,陳玨明認為判斷法庭審判是否公義已超出傳媒的職責範圍,傳媒只能陳述事實,例如記述法庭審議的過程、判決的結果等。

▍ 傳媒似先知,又似教會

陳玨明點出,傳媒的角色不在於提高公眾對新聞的興趣,而是負責提供優質的新聞。一方面,大眾永遠需要社會真相的客觀報道,但另一方面,如果公民無心追求社區、社會的進步,那管新聞再精準,也不能帶動公眾理性討論議題。以陳玨明目前做的法庭新聞為例,只有當公民成熟到思考法律是否合理,才會想了解案例;只有當社會健全到能夠容納到多元的意見,才能理性討論法庭判決是否合乎道德。

這就像先知,或者教會。陳玨明說,人心永遠需要真理的啟發,但即使先知點出了時代問題,如果信徒不覺得那些是問題,那也沒有辦法。反之,當人想了解基督信仰而發問,就自然打開聖經、參與教會,甚至判斷哪些教會不能活出信仰,不值得留低。

在香港做優質新聞,陳玨明坦言的確很困難,但「無出路都可以繼續行落去,係咁㗎啦。」

文:JC

Previous
Previous

香港街道背後的基督教故事(九龍、新界、離島篇)

Next
Next

創辦人親述模擬人生營會目的:讓參與者重新選擇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