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故事劇場:騰出空間梳理糾結情緒

在以言入罪的年代,有很多心聲、經歷,我們都不太敢表達出來。前區議員陳劍琴(Kimkam)一向致力參與「一人一故事劇場」(Playback Theatre),盼在香港抑壓的氛圍下,提供一個互相聆聽的空間。

「一人一故事劇場」為一種即興劇場,沒有劇本和故事發展,每個觀眾都是分享者(teller)而非單向接收信息。Kimkam指,劇場會有領航員(conductor)引領觀眾分享自己的故事,然後演員就會即興運用不同藝術和劇場元素,如音樂、形體、布、裝置藝術、唸詩等,演繹觀眾的經歷。

▍ 在抑壓氛圍下提供安全分享空間

Kimkam感覺香港的氛圍十分壓抑。她提到2019年後的社會運動未完全停頓,2020年就緊接著疫情,有很多情緒未及整理,能表達意見的渠道和空間也相繼消失,但人的情感和記憶不會因而消失,「這是很可惜,明明我們在這段日子有這麼多共同的回憶、情緒,大家有沒有空間去盛載到呢?不只是找專業人士,而是一個群體的盛載。」

提到群體,Kimkam認為在同一空間內的觀眾已是一個群體(community)。大家互相聆聽,演出每個看似獨立的故事,將人連結起來,就可能會看到一幅完整的圖畫,「這幾年香港正是失去了這些氛圍去連結大家」。不單連結不同故事,她提到,一人一劇「倒帶演繹」同時是重回記憶的深層部份,用觀眾的角度去看自己的故事,並被觸動。

▍ 學習倒空自己 不批判地聆聽別人

「一人一故事劇場強調那是一個安全的空間,沒有批判的,理應接受到不同的人,各自的立場都是十分重要。」Kimkam也提到,在演出的過程中要不斷盛載不同故事,故需要倒空自己去聆聽下個故事,因為那些情緒不是刻意裝出來,而是要「入到戲」。

若不清空自己,Kimkam指人會容易帶著一些前設、戴著眼鏡看對方。自認有強烈個人想法的她表示,這種訓練都提醒她放下自己去聆聽別人,「每個人是自己故事的主角」,令她不會要求對方跟從自己或改變。

對於Kimkam來說,一人一故事劇場是服侍,「跟做正劇不同,鎂光燈不在自己身上,故事才是本身的主角。」她過往到關懷無家者協會服侍該會會員,也曾到教會跟長者回顧生命歷程。她盼未來有更多人一同建構這個安全的分享空間,甚至帶進教會,在開組等形式以外,多一個角度去聆聽別人的生命故事。

文:KOC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Previous
Previous

本地基督教音樂的新里程:實體數碼下載卡

Next
Next

照顧者支援專線即將運作 即時支援照顧者